■第二看台
面对有限的停车位,很多“有车一族”可能都遇到过停车难的问题。问题如何解决?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生丁超领衔的技术团队给出了方案。不久前,在吉林大学举行的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上,中国科大“车停哪儿”智慧停车项目获得创意组金奖。
课题背后的课题,“车停哪儿”应需而生
“车停哪儿”智慧停车项目领队丁超是中国科大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一名博士生。2014年10月,丁超团队在与安徽省消防总队的一次业务沟通中,消防总队向丁超等人提出研制高层/超高层建筑、超市大型空间火灾避难智能疏散指挥系统的要求。经过团队成员的深入讨论,大家一致认为,要完成这个课题,首先需要有高精度的室内地图。
“一开始,我们希望找到合适的地图供应商合作,可是遍寻无果”,经过调研,丁超发现,目前国内还没有专业的室内高精度地图供应商。于是,团队决定自己做。短短5个月时间,成员们就完成了室内或局部区域高精度地图开发项目。
在高精度室内地图开发过程中,丁超和他的伙伴们意外地发现了另一个新课题。
“我们发现了更大的需求——现代城市停车难的问题。”丁超发现,无论对于“有车一族”还是停车场,停车难都是目前城市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我们变不出更多的停车位,但是通过精确位置的信息共享机制,能够让停车这件事容易点。
于是,“车停哪儿”项目应需而生。
丁超介绍:“项目将收集到的相关车辆进出停车场的数据,以及临时卡收费数据等,传输到运营管理中心,中心管理软件将数据解密并入库,就可以向车主和停车场提供相关数据查询。”
简单地说,“车停哪儿”项目就是通过数据收集,实现找车位、预约停车和反向找车,以提高停车效率和停车场使用率,提升停车场业主经济效益以及改善城市交通状况。
怀抱梦想,将创新血液融入生命
在丁超的团队中,成员平均年龄只有23岁,8名博士、15名硕士以及数十名名牌大学本科毕业生,构成了一支高端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
“都是一群怀抱梦想的年轻人,”丁超说,“从最初的组队到后期不断创新的团队协作,我始终牢记自己是科大人,‘踏实、勤奋,做点实事’也是团队始终坚持的准则。”
值得一提的是,丁超团队目前已经开发出包括车库复杂大空间室内定位和导航技术在内的6项专利技术。目前“车停哪儿”项目已经在合肥市绿地蓝海大厦进行了一段时间的验证,功能基本满足市场需求。“‘互联网+’为我们提供了无限可能,”丁超坦言,“互联网与传统业态的结合,可以激发出多种可能性,我们的目标就是将创新的血液融入生命,激发更多的创新灵感,让生活更加便捷。”
融资推广遭遇“滑铁卢”,专家支招
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评委、来自天使100的投资人这样评价“车停哪儿”项目:“停车难已经快到非得解决不可的地步了,此项目很好地解决了痛点,并且项目是来自中国科大的技术团队,相信他们能做好技术。”
然而,在招商引资和市场推广方面,丁超团队却遭遇滑铁卢。出于成本考量,很多停车场不愿意投入资金进行硬件配套;而属于公共交通区域的停车位,需要政府埋单;团队在寻找资金上,也遭遇重重困难。
对此,中国科大管理学院刘志迎教授给出了建议:其一,团队可以通过众筹的方式进行融资;其二,当APP下载量、安装量达到一定规模和活跃度时,可以采取PE筹资,但是一定要有产业化基础,所以,众筹是必须的第一步,否则就难以产业化;其三,与大型房地产开发商合作,进行投资应用,大型开发商项目多,可以批量采购安装,甚至可以作为房屋销售的卖点;其四,政府加大投入,在城区进行公共设施改造时,作为政府公共产品供给加以安装,以缓解城市停车难和因停车造成的马路堵塞等问题;其五,与地方设计院合作,在写字楼或住宅楼设计时,就将该产品设计进去,以便于业主接受,从而也有利于产品推广。
科技日报2015-11-12 通讯员 刘爱华http://digitalpaper.stdaily.com/http_www.kjrb.com/kjrb/html/2015-11/12/content_322896.htm?di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