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合肥12月7日电 题:新晋院士陈仙辉:以“超导”为起点漫长积累成绩水到渠成
作者 刘爱华 吴兰
中国科学院7日公布,2015年新当选院士61名,中科大陈仙辉位列其中。当日记者采访陈仙辉,谈起他与“超导”不期而遇和不解之缘。
“超导”是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发现之一,具有零电阻和完全抗磁性等一系列神奇的物理特性,在科学研究、生物医学乃至航空航天等领域均有重大应用前景。
1986年,瑞士科学家发现了以铜为关键超导元素的铜氧化物超导体,随后美国科学家和中国科学家把其超导转变温度提高到液氮温度以上,从而掀起了新一轮的“超导热”。
而此后,国际超导研究领域却经历了一段平淡的时期,超导研究鲜有进展。
1987年初,24岁的陈仙辉来到中科大应用化学系钱逸泰和陈祖耀实验室学习。1992年留校工作,时至今日,一直默默耕耘在超导研究领域。
2008年,受日本科学家启发,经过反复实验验证,在国际上首次在常压下获得临界温度达到43K(–230.15°C)的铁基化合物超导体,这标志着人类发现了新一类的高温超导体,超导家族又多了“铁基高温超导”这一新成员。该项成果发表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自然》上,并入选当年“世界十大科技进展”。
2013年,已经连续空缺3年的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由赵忠贤、陈仙辉等人完成的《40K以上铁基高温超导体的发现及若干基本物理性质研究》最终获得殊荣。
在陈仙辉看来,做研究不能有功利心。他说,“基础科学的研究是一个甘苦自知的漫长过程,也是积累的过程,出成果是水到渠成的事。”
在陈仙辉眼里,超导充满魅力。陈仙辉说,“如果发现室温超导,它给人们生活带来变化将是天翻地覆的。到时候,出门可以坐上悬浮的超导车,甚至手机、手提电脑充一次电就能用上好几个月。”
面对科研之路,陈仙辉自信而清醒,“坚持原始创新是科研人员的生命”;面对取得的成绩,陈仙辉低调而谦逊,“我很幸运,正好遇上了超导研究的两次热潮。”
陈仙辉认为自己的成功秘诀很简单,就是不懈努力+不惧失败。
据介绍,近年来,陈仙辉和他的科研小组在超导领域取得诸多系统性和创新性的成果,在《自然》、《科学》和《物理评论快报》等国际著名学术期刊先后发表多篇高质量的论文。
而在今年年初,“2015年马蒂亚斯奖”揭晓,陈仙辉是三位获奖者之一,这是中国内地科学家首次获得这一大奖。(完)
2015年12月07日 中国新闻网 http://it.chinanews.com/sh/2015/12-07/766013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