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多光子纠缠及干涉度量团队——
亦师亦友 至诚至真
本报记者 佘惠敏 见习记者 郭静原
对很多人来说,量子力学神奇的外衣下,包裹的是深奥难懂的基础科学知识;而对潘建伟带领下的多光子纠缠及干涉度量团队的科研人员来说,量子就是他们生活的重心。他们勤奋、执著,矢志不渝探求科学真理;他们团结、齐心,科研之花结出硕果累累。
2015年12月末,记者在潘建伟院士的带领下,经过风道除尘,进入位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实验室,近距离接触这支中国最优秀的量子信息研究团队。
实验室里紧凑地摆放着复杂、精密的研究仪器,实验室一角的黑板上满是密密麻麻的计算公式,伴着仪器运行中响起的发动声,实验人员正细致有序地开展科研工作。
“衷心希望实验室能像百年老店一样,有层出不穷的科学发现,有源源不断的人才引进,持续为国家的科技创新作出贡献。”潘建伟说。
中国科大潘建伟团队的这块“金字招牌”得来不易。
“量子信息在国内发展初期时,面临人才短缺,只有鼓励大家去国外求学,通过实现对外的沟通与交流,才能把先进的知识和技术带回来。”潘建伟说。
实验室建成后的10多年间,由潘建伟安排,分赴英国、美国、瑞士、奥地利等高水平国际小组中锻炼的不同学科背景的年轻人,在学成后陆续回国,不断更新团队力量。
在这些年轻人中,通过“国家创新人才计划青年项目”和“中科院人才计划”引进的就有8人,涉及光学、电子学、冷原子物理等领域,形成知识和技术互换互补的多学科人才队伍,整体提升实验室实力。
“实验室的准入考核是比较宽松的,主要依靠各位专家的判断。我更愿意邀请一些乐于和他人协同合作的人才加入,他们的品德很重要。”潘建伟说,“当然,团队也允许一些不食人间烟火的‘怪才’的存在,很多科学家的性格就像孩子一样,但在科学领域有执著追求”。
成员们回国时大多都是30岁出头,此时的创新意识最为高涨。
彭承志谈起做科研,“找准方向是关键”。他认为,科研队伍组建后,要多与国内外优秀的科研小组进行沟通交流,在实验中配合先进技术的支撑,才能更好地开展研究。
“不管在什么时候,不管在哪里,勤奋都是极为重要的。我们的实验室里,半夜里12点前离开就意味着早退,自己会因此内疚。同时,新来的学生看到周围的前辈都在专注工作,也能将这种严谨的风气进行传承,继续带动他人。”研究员陈宇翱说。
团队里人才辈出,也不时迸发出学术论“剑”时激烈碰撞的火花。
对于彭承志、陈宇翱和陆朝阳来说,潘建伟曾是给他们授业解惑的老师。如今这支成熟的量子研发团队频获佳绩,大家都习惯在出去散步的路上,围绕着项目“不留情面”地展开论争。
“我热爱科学,正因为科学是平等的,只要哪一方的见解是对的,就应该朝着正确的一方继续探索。”潘建伟说。
“当初我们操作光子纠缠,陈宇翱告诉我一种进行波片组合的方式,我一直认为不可能,但他把计算结果发给我后,证实确实可行,那就按他的来。”潘建伟表示,团队在学术上完全自由,“我随时接受大家的挑战,改变自己的主意”。
“有些课题对我自己来说,是不敢轻易尝试的,但潘老师总是信任地推荐我去试验,给我们的科研工作指明了方向。”团队里最年轻的教授陆朝阳评价他的恩师潘建伟,是“一个有梦想的人”。
由陈宇翱作为总工程师的远距离量子通信骨干网“京沪干线”项目,将于今年下半年正式竣工;负责“量子科学实验卫星”项目科学应用系统的彭承志将与合作单位一路肩负起卫星逾半年后升空的重责;陆朝阳也许下承诺,将在3至5年内,把多光子纠缠扩展到25个粒子,使量子计算处理特定问题的能力与目前最好的商用CPU水平相媲美。
中国科大科研部副部长朱霁平表示:“这支团队之所以能取得成功,是与团队成员之间亦师亦友、至诚至真的合作氛围分不开的。中国科大还将坚持科教结合培养创新人才的办学模式,鼓励学生既有坚实的理论知识基础,又有较强的动手能力,更重要的是还具有团队协作精神。”
相信今后还将有更多有志青年,接力走进这不可思议的量子世界,把不可能变为可能。
经济日报2016年1月9日
http://paper.ce.cn/jjrb/html/2016-01/09/content_28884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