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8日,北京,人民大会堂。一支由中国科技大学的“70后”院士、“80后”教授组成的“青春战队”将201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收入囊中”。他们是“多光子纠缠及干涉度量”团队的潘建伟、彭承志、陈宇翱、陆朝阳和陈增兵。
41岁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的潘建伟,28岁起任中国科技大学教授的陈宇翱和陆朝阳,他们是中国量子“梦之队”。2003年至今,团队1次入选美国《科学》杂志评选的“年度十大科技进展”,1次入选《自然》杂志评选的“年度十大科技亮点”。
潘建伟和陈宇翱,2005年和2013年先后荣获欧洲物理学会“菲涅尔奖”,这是授予量子电子学和量子光学领域青年科学家的最高荣誉。就在1个月前,欧洲物理学会公布了2015年度国际物理学领域的十项重大突破,潘建伟、陆朝阳等完成的“多自由度量子隐形传态”名列榜首。
英国《新科学家》杂志在“中国崛起”特刊中评价道,“潘和他的同事使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因而也是整个中国——牢牢地在量子计算的世界地图上占据了一席之地”。
《自然》杂志在报道“梦之队”的新闻特稿中说:“这标志着中国在量子通信领域的崛起,从十年前不起眼的国家发展为现在的世界劲旅,将领先于欧洲和北美。”
目前,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和“京沪干线”量子通信两个项目稳步推进,量子科学实验卫星计划2016年发射。陆朝阳正在主攻量子模拟、量子计算,未来有望解决大规模计算难题,比如密码分析、气象预报、药物设计、石油勘探……
中国的量子研究“梦之队”离诺贝尔奖有多远?对此,潘建伟表示,不能把希望完全寄托在某个团队身上。但他认为,目前中国科学家在铁基超导、铜基超导,中微子、量子、暗物质领域的工作,走在世界前列。至于谁获得诺奖,没法预计。
《河北日报》(2016年1月9日) 04版 新华社记者 余晓洁 徐海涛 http://hbrb.hebnews.cn/html/2016-01/09/content_8308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