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媒体关注

2016年01月09日
【郑州日报】“70后”院士“80后”教授

——“玩转”量子的中国“男孩”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1月8日,北京,人民大会堂。

 

一支由中国科技大学的“70后”院士、“80后”教授组成的“青春站队”将201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收入囊中”。他们是“多光子纠缠及干涉度量”团队的潘建伟、彭承志、陈宇翱、陆朝阳和陈增兵。

跟随新华社记者的专访,让大家与站在世界最前沿的中国量子“梦之队”中三个“大男孩”面对面。他们是41岁

 

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的潘建伟,28岁起任中国科技大学教授的陈宇翱和陆朝阳。

 

团队战绩:奋斗不止惊喜不断

 

2003年至今,团队1次入选美国《科学》杂志评选的“年度十大科技进展”,1次入选《自然》杂志评选的“年度十大科技亮点”,6次入选欧洲物理学会评选的“年度物理学重大进展”,5次入选美国物理学会评选的“年度物理学重大事件”。成员曾获得国际量子通信奖、求实杰出科学家奖、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成就奖等重要奖项。

潘建伟和陈宇翱,2005年和2013年先后荣获欧洲物理学会“菲涅尔奖”,这是授予量子电子学和量子光学领域青年科学家的最高荣誉。

 

就在1个月前,欧洲物理学会公布了2015年度国际物理学领域的十项重大突破,潘建伟、陆朝阳等完成的“多自由度量子隐形传态”名列榜首。

 

英国《新科学家》杂志在“中国崛起”特刊中评价道,“潘和他的同事使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因而也是整个中国——牢牢地在量子计算的世界地图上占据了一席之地”。

 

《自然》杂志在报道“梦之队”的新闻特稿中说:“这标志着中国在量子通信领域的崛起,从十年前不起眼的国家发展为现在的世界劲旅,将领先于欧洲和北美……”。

 

最新研究:2016年会有“双响炮”

 

记者: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和“京沪干线”进展如何?

 

“梦之队”:两个项目稳步推进,量子科学实验卫星计划2016年发射。宇翱任总工程师的“京沪干线”也是今年开通。卫星项目,除了载荷的研制,科大还要做天上和地面的通讯及地面网络的承建。在阿里、丽江、乌鲁木齐、德令哈、兴隆等地,我们和传统观测站合作,建设量子保密通信地面站。地面站通过光纤跟“京沪干线”大尺度量子通信骨干工程连接。

 

记者:百姓何时能享受量子红利?

 

潘建伟:量子不可分割、不可克隆,一次一密、完全随机,所以能保证加密内容不被破译。它有利于保障信息安全,理论上能保护全人类的隐私。

 

厚积薄发:得诺奖将“常态化”

 

记者:“梦之队”与诺贝尔奖有多远?

 

潘建伟:不能把希望完全寄托在某个团队身上。但我认为,目前中国科学家在铁基超导、铜基超导,中微子、量子、暗物质领域的工作,走在世界前列。至于谁获得诺奖,没法预计。

 

我们正在进行的工作,如果成果能做出来的话,应该是这个领域的“圣杯”。也许要不了10年,中国科学家得到世界最高荣誉的肯定将会越来越相对常态化。

 

中国男孩:如何玩转量子世界

 

记者:什么是“多光子纠缠及干涉度量”?

 

“梦之队”:通俗地说,就是根据量子物理原理提供的一种全新方式对信息进行编码、存储、传输和逻辑操作,并对光子、原子等微观粒子进行精确操纵,以确保通信安全和提升计算速度等方面可以突破经典信息技术的瓶颈。 据新华社北京1月8日电

 

郑州日报2016年1月9日http://zzrb.zynews.com/html/2016-01/09/content_711570.htm

  • 08.21
  • 08.19
  • 08.10
  • 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