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精尖技术“齐舞”引领创新发展腾飞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增强科技创新活力,集中力量推进科技创新,真正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到实处。
合肥强化顶层设计,在全国率先开展科技体制改革,针对科技资源“碎片化问题”,打破高校院所条块分割“孤岛”效应,打造一批新型协同创新平台,推动产学研合作由短期、松散、单项向长期、系统、实体化的政产学研资一体化转变,有效破解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问题。
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合肥不断加快推进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发挥同步辐射、全超导托卡马克和稳态强磁场等大科学装置集群效应,建设原始创新的发源地,在新能源、新材料、环境科学、强磁场、量子信息、高温超导、生命与健康等基础科学和前沿科学领域催生变革性技术和产品,以原始创新引领高端产业发展。
合肥,站在了科技创新的前沿,又在科技前沿的创新上竖起了一面旗帜。
当前,合肥充分利用优良的科教资源和创新优势,致力于打造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规划建设超导核聚变中心、中国量子中心、空地一体化网络、联合微电子中心、离子医学中心和分布式智慧能源集成创新平台等六个重大创新平台,通过“高精尖”技术的引领和产业平台的支撑,全面释放“创新高地”的“创新辐射力”。
中科大先研院——
开辟科技体制改革“试验田”
创新驱动发展,成为这个时代的主旋律。
合肥跟进时代步伐,牵手中科大,打破机制体制的约束和藩篱,开辟了一块科技体制的改革试验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先研院”)。这是合肥乃至安徽科技体制改革发展的一个里程碑。
时间回到2011年12月,中科大与合肥市联合召开“市校联席会议”,决定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省院合作、市校共建”的原则,建设先研院。2012年7月,先研院正式启动建设。
先研院将目标定位为通过“四个融合”、“四个对接”,建成“两个中心、两个基地”。“四个融合”,即科技与教育融合、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融合、科技研发与产业发展融合、成果转化与金融投资融合。“四个对接”,就是先研院建设实现与安徽产业发展需求对接,与中国科学院系统先进成果对接,与中国科技大学海内外优质科教资源对接,与国际前沿先进技术对接。“两个中心、两个基地”,就是打造具有国际影响的高层次人才聚集中心、高科技产业孵化中心和先进技术成果研发基地、转化基地,而其主要特征就是国际化。
先研院建设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采取全新的体制机制,进一步发挥中科院系统优势,尤其是中科大的创新资源优势,推进国家与地方联动、科技教育与经济协同、技术研发和转化对接,着力形成在全国乃至国际有影响的“江淮硅谷”,努力探索强化协同创新、提高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创新服务能力的新体制、新模式、新途径。
紧紧围绕项目的聚集和成果转化,先研院着力在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科技成果转化处置、科技人才激励等方面创新,加紧制定出台知识产权处置和收益管理、国有资产管理、财务管理等一整套办法。以全新的机制体制,构建一个桥梁、通道和创新链条,让技术和人才可以无障碍传送,打通科技成果产业化通道。
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
构建国家大科学装置集群
“大科学装置”,是高端科研的重要基础,也是重要的创新突破口。那么,何为“大科学装置”?它是指通过较大规模投入和工程建设来完成,建成后通过长期的稳定运行和持续的科学技术活动,实现重要科学技术目标的大型设施。
合肥拥有世界先进的大科学装置群。拥有超导托卡马克、同步辐射、稳态强磁场三个大科学装置的合肥,也是我国大科学装置最密集的城市之一。合肥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是国际首个、国内唯一的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是国际上稳态磁约束聚变研究的重要实验平台。
依托中科大和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的技术优势,合肥将打造国家大科学装置集群,提升同步辐射、全超导托卡马克、稳态强磁场现有大科学装置性能,新建聚变工程实验堆、先进光源、先进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大气环境综合探测与实验模拟设施、超导质子医学加速器等大科学装置,形成国家重大基础科学设施建设的主力军。
一批重大创新平台将重磅推出。合肥加快共性技术研发圈构建,建设超导核聚变、量子中心、空地一体化网络等国家级重大工程平台,推进联合微电子中心、离子医学中心、分布式智慧新能源集成创新平台等全国性产业创新中心。新建智能语音、稳态强磁场等国家重点(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推进磁约束核聚变等国家实验室、火灾科学等国家重点实验室、语音及语言信息处理等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
一批未来先导型产业呼之欲出。合肥将依托国家科学中心在能源、信息、材料、生命、环境等科学领域催生一批原创技术,促进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孵化培育一大批高新技术企业,引领和支撑未来产业发展。
不仅如此,在建设中科大先研院的同时,合肥加快推进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合工大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中科院合肥技术创新工程院和安徽北大未名生物经济研究院等一批高端研发平台的建设,同时积极谋划建设中国农科院合肥食品创新研究院、安徽大学绿色发展研究院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滨湖国际金融研究院等高端协同创新平台。
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合肥还与重点高校合作,先后在公共安全、新能源汽车、语音信息、平板显示、光伏光热、节能、环境工程、农产品加工、循环经济、家电技术等领域组建了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院,构建开放式专业技术研发服务体系。
走出协同创新之路——
树立更高视野合肥“有底气”
据《自然》杂志报告,近年来,合肥科研实力连续位居全国前列;重要的协同创新平台——中科大先研院快速发展,目前与英特尔、微软、阿里巴巴等联合共建研发平台36家、孵化科技企业136家,走出一条特色化的科技体制创新、政产学研用结合的协同创新之路。
紧密围绕平台、产业两条主线布局,合肥着“一中心、三基地”打造成为功能集合、联通共享的区域创新平台。该平台集成果展示、技术交易、创新服务、科技中介、专业技术、创业辅导等多项功能于一体,实现“找成果、找仪器、找文献、找企业、找资金、找专家、找政策、找人才”等一站式服务,对整合现有资源,集聚创新要素,接续成果转移转化链条发挥了重要作用。
以产业为目标,推进平台基地建设和创新企业孵化工作,合肥积极构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桥梁、通道,接续创新链条,让技术和人才可以无障碍传送,打通科技成果产业化通道。聚焦重大项目建设,凝练首期研发转化项目111项。中科大先研院建设研发平台36家,孵化科技企业136家,注册资本金6.8亿元。清华公共安全院孵化成立3家公司,筹备15个孵化项目,并实施桥梁监测试点项目。北大未名生物院未名医药的抗体药基地引入4个抗体药物品种;未名细胞完成临床应用初步验证,启动CAR-T用于实体肿瘤的细胞治疗正式临床试验;生物经济孵化器已进入全面开工建设阶段。
合肥还有着国际前沿的学科与科技成果。在量子物理、智能语音、磁约束核聚变、等离子等学科领域,具有重要的国际影响力。中国科大潘建伟团队的多光子纠缠及干涉度量荣获201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前沿领域创新成果不断涌现,量子通信研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相关成果多次入选十大科技进展。
特色鲜明的高技术产业集群是创新发展的重要基础。目前,合肥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1056户,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23%。形成量子通信、智能语音、火灾安全、雷达等技术在国内外有较强影响力的产业集群。新型显示、机器人列入国家区域集聚发展试点,新能源汽车、太阳能光伏、公共安全、集成电路等保持国内领先。
六个重大创新平台——
打造创新驱动转型发展“芯片”
解决能源危机问题、构建高质量的量子通讯网络、运用质子技术治疗癌症……这些人类发展中面临的问题,都可能在一些“高大上”的创新平台中找到圆满的“技术答案”。
紧扣产业发展现实需要,致力于打造合肥转型发展创新驱动的“芯片”,合肥规划打造六个重大创新平台,将充分发挥合肥的“创新爆发力”,为全国乃至世界带来强劲的“创新辐射力”。
创新科技攻坚,掌握清洁能源。拟建的“超导核聚变中心”是依托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建设中国聚变工程实验堆(CFETR),搭建世界一流的大型聚变工程综合测试与应用平台,为未来建成首个1GW商用核聚变发电站提供支撑;
量子技术保障,通信高效高质。拟建的“中国量子中心”,将依托中国科大,包括潘建伟院士的量子通信团队、郭光灿院士的量子计算和量子存储研究团队,以及中科大先研院在建的“京沪干线合肥总控中心”和计划建设的互联网数据量子IDC数据中心;
建立高精网络,实时互联互通。拟建的“空地一体化网络”,将依托天基综合信息网,搭建未来互联网试验示范网,并与移动通信网互联互通,建成三网合一的信息网络,打造综合测运控中心、综合数据中心和综合网络化服务中心;
发展电子科技,仪器更加精密。拟建的“联合微电子中心”,将依托中电科38所和中科大等,打造集成电路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创新孵化平台、高端人才培养和国际合作基地,建设微电子学院,加快人才培养。筹建集成电路生产线,实现图像传感器芯片、数字信号处理芯片、液晶显示屏驱动芯片等量产;
攻克人类顽疾,科技治愈癌症。拟建的“离子医学中心”,将依托合肥离子医学中心有限公司,将引进国际最先进的质子治疗系统,建设国内首个超导紧凑回旋加速器治疗装置,同时建立国内质子治疗培训中心,努力打造并拓展合肥医疗健康产业链;
光伏产业"升级",构筑"智慧能源"。拟建的"分布式智慧能源集成创新平台",将依托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通过高效太阳能电池、高效逆变、先进储能等技术创新,建立智慧能源集成示范基地,集中展示未来智慧能源的形态,带动上下游产业。
……
全新平台、顶尖技术、重大成果。未来,在新技术的引领下,合肥或将依托这些重大创新资源和平台,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的重要“起源地”,成为汇聚科技创新成果的重要“聚集点”,为“中国创造”贡献着强劲的“创新辐射力”。
本报记者 刘标 王弘毅 合肥日报2016年4月26日
http://epaper.hf365.com/hfrb/html/2016-04/26/content_19369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