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新闻博览

2024年07月19日
中国科大举办诱发地震研讨会暨地球物理前沿国际研讨会

7月4日至6日,诱发地震研讨会暨地球物理前沿国际研讨会在中国科大举办。本次会议由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以及蒙城地球物理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联合主办。会议不仅邀请了地球物理领域的多位国际知名专家学者参加,还聚集了200余位来自北京大学、南方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等在内的几十家国内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的科研人员,共同探讨诱发地震及地球物理学的最新研究成果与未来发展趋势。

参会人员合影

会议现场

7月4日,诱发地震研讨会召开。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张海江教授致辞,对参会人员表示热烈的欢迎,并呼吁大家针对不同场景下对诱发地震的机制以及对应的控制措施开展系统深入的研究,推动诱发地震相关研究的发展。会议由张海江教授、李俊伦教授、马晓冬教授和张诗淮研究员主持。

张海江致辞

诱发地震研讨会报告专家合影

诱发地震研讨会分为“诱发地震活动观测和表征”和“从实验室到现场尺度的诱发地震机制”两个专题进行。多位国内外受邀专家从不同研究视角和研究区域出发,阐述了诱发地震的活动特性、观测结果以及相关理论,并报告了利用实验和数值模拟等多种手段开展的诱发地震机制研究成果。该研讨会由中国地震学会地震专业委员会、中国地球物理学会浅地表专业委员会联合协办。

诱发地震研讨会报告现场

7月5日至6日,地球物理前沿国际研讨会在中国科大举办。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执行院长汪毓明教授为开幕式致辞。他首先对远道而来的国内外专家学者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感谢。他指出,地球物理学作为探索地球以及类地行星内部结构及动力过程的重要学科,对于认识自然、防灾减灾、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基础科学研究范式大幅变革的时代,地球物理前沿面临诸多挑战,他希望本次研讨会成为国内外地球物理学者一个高水平的交流平台,促进学术思想的碰撞与融合,在探讨地球物理学的最新研究成果与未来趋势的同时,共同推动地球物理学的繁荣发展。

汪毓明致辞

来自斯坦福大学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Greg Beroza教授、南加州大学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John Vidale教授、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倪四道教授,以及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加州理工大学、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多分校)、德国柏林自由大学、德国地学中心亥姆霍兹波茨坦中心、法国巴黎地球物理高等研究所、日本名古屋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中国科大的15位地球物理领域的国际知名学者受邀为大会作主题报告。这些报告立足于机遇和挑战,涵盖了地球物理学的多个前沿领域,综合探讨了地球物理学的前沿研究和对未来的展望。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的Cliff Thurber教授在其报告结尾总结道:“这是一个令人兴奋但又充满挑战的时代。新技术为收集地震数据提供了新的渠道,海量的数据使我们的存储和处理能力不堪负重,地震学家将继续履行其‘传统’角色,但新领域的前景无限。为此我们地震学的学生培养必须迅速发展,为未来地震学研究的多样性做好准备”。

纵观学术报告期间,会场学术氛围浓厚,问答互动频繁,精彩纷呈的报告为参会者提供了重要的学术启示和宝贵的灵感。

地球物理前沿国际研讨会专家们作学术报告

会场提问互动

7月6日下午,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地球与行星物理专业老师与特邀国际报告专家进行交流座谈,就专业学科发展和学生培养听取专家的意见和建议。会议由冷伟教授主持。地球与行星物理专业主任李俊伦教授首先从学科发展、课程设置、学生培养方案、师资力量和研究方向等方面对我校地球与行星物理专业做了详细的介绍。自由讨论环节,国际专家深入了解了中国科大地球与行星物理专业的办学特色、细节和成果,为专业发展积极建言献策,开展了近2小时的热烈讨论和交流。这次交流座谈为地球与行星物理专业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思路和建议,是专业未来顺利发展的重要助力。

地球与行星物理专业老师与报告专家座谈交流

除口头报告外,本次研讨会还设置了张贴报告环节。校内外共40多位学者、学生提交了张贴报告,展示自己的科研成果。

张贴报告交流环节

本次会议的成功举办,体现了中国科大在地球物理学科领域的雄厚实力与国际影响力,也为国内和国外地球物理学的深入交流搭建了重要平台。未来,学院和地球与行星物理专业将继续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推动地球物理学科的持续进步与创新发展。

(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

  • 08.26
  • 08.26
  • 08.25
  • 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