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月登云·星汉灿烂——我校顺利举办2023年“中国航天日”系列活动之“大师论坛”学术报告会
4月27日下午,应我校邀请,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James W. Head教授、欧洲人文和自然科学院院士Michel Blanc教授访问我校并做客“大师论坛”,分别为全校师生作了题为“我们为什么要重返月球?从阿波罗到阿尔忒弥斯到未来”和“行星探测未来科学目标和技术挑战:远景2061”的精彩主题学术报告。此次报告会在东区物质科研楼三楼报告厅举行,由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秦礼萍教授主持,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执行院长汪毓明、国际合作与交流部副部长王晨出席活动。
报告会开始前,汪毓明对James W. Head教授和Michel Blanc教授的到访表示热烈欢迎与诚挚感谢。他表示“大师论坛”为我校师生与国际顶尖学者搭建了交流平台,使青年学生有更多机会了解到国际前沿的科学知识和信息,希望此次论坛能够成为激励师生学习、促进国际合作的契机,通过聆听学者们的人生经历和奋斗历程,希望可以激发同学们脚踏实地探索科学的精神。最后,王晨代表学校为两位教授颁发了“大师论坛”纪念证书。
汪毓明致辞
James W. Head院士详述了美国阿波罗月球探测计划。在1959年之前,我们对月球的认知非常有限,特别是对月球背面的了解几乎一无所知。在接下来的数年间,NASA制定实施阿波罗计划,致力于构思前往和返回月球的方式,从而开启了月球探索的篇章。阿波罗计划的目的是为了了解月球的自然环境、内部结构以及演化历史。它的成功实施为我们带回了月球岩石以及月壤样品,并实现了月震、月球热流场和磁场的直接观测。相关研究了解了月球形成演化过程中撞击坑的形成、火山活动和地质构造活动,揭示了月球和其他类似行星的地质年代以及起源信息,同时也为了解地球早期历史提供了重要线索,并为行星吸积和撞击历史模拟提供了基础数据支撑。James W. Head院士最后提到中国的探月计划正蒸蒸日上,国际月球研究站的建立和中国载人探月计划的实施具有重大科学意义。
James W. Head作学术报告
Michel Blanc院士在讲座中指出未来行星探测需要建立科学驱动的愿景。这一愿景的动力在于未来所需要的技术和能力,并围绕着四个支柱问题展开:科学问题(why?)、代表性的太空任务(where?)、使能技术(how?)和支持基础建设(how?)。太阳系行星的内部结构是非常重要的问题,目前对行星内部结构的研究还需要进一步深入。Michel Blanc院士介绍了六个最关键的科学问题:行星系统天体的多样性、行星系统架构的多样性、行星系统的起源、行星系统是如何运作的、潜在栖息地的出现以及对生命的寻找。行星探测的九个目的地:地月系统、金星、火星、水星、小行星、巨行星及相关小天体、海王星、日光层边界和系外行星的协同效应。在如何实现这些目标的问题中,有很多技术问题需要解决,如先进的仪器、任务架构、前往目标探索地和返回的技术水平、极端环境的科学平台、到达太阳系的天气等等。其中,长期可持续探测技术的发展至关重要。Michel Blanc院士呼吁,这些技术问题可以通过公开的国际合作来实现,科学和技术必须携手并进。
Michel Blanc作学术报告
此次活动吸引了大批师生,会场座无虚席。互动环节中,参会师生积极思考,踊跃参与,两位院士耐心解答了师生们的疑问。作为庆祝“中国航天日”的系列活动,此次报告会不仅让师生了解了太空探索的发展前景与面临的技术难题,更以孜孜不倦、求真务实的科学与科学家精神鼓舞师生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砥砺前行。
“与大师对话”现场气氛热烈
James W.Head,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布朗大学杰出教授。曾在许多期刊的编辑委员会任职,被选为美国文理学院、美国科学促进会、美国地球物理联盟、美国地质学会和陨石学会的研究员,以及美国地质学会行星地质处和AGU行星学科的主席。在专业期刊上发表了700多篇论文。曾获得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公共服务奖、美国地质学会G·K·吉尔伯特奖、欧洲地学联盟Runcorn Filorensky奖、火山学杰出贡献奖、M.V.Keldysh奖章、四十年国际空间科学合作奖、美国地质学会最高奖Penrose奖章、杰出月球科学家奖、俄罗斯宇航员联合会亚历山大•克穆尔坚奖、空间研究委员会空间科学奖等多项奖项。
Michel Blanc,欧洲人文和自然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法国图卢兹IRAP空间等离子体物理学家和行星科学家,航空航天学院、国际宇航学院和欧洲科学院的成员。曾任法国天文台的台长、巴黎理工学院研究副院长(2007-2012年)、ISSI北京执行主任(2016-2018年)。在国际期刊共发表文章200余篇,目前正在撰写名为“Planetary Exploration, Horizon 2061”书籍。
(国际合作与交流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