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中国科学院院士俞昌旋本报记者 吴长锋留声机
没有讣告、没有吊唁、甚至没有最后的告别。
5月23日,我国著名的等离子体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俞昌旋走了,享年76岁。按照俞昌旋生前遗愿,身后一切从简,学校和亲属没有组织专门的治丧活动。
念书是件快乐的事
俞昌旋1941年7月出生于印度尼西亚,7岁时全家随父母从印度尼西亚回到祖籍福建。俞昌旋父辈没有多少文化,早年远渡印尼做小生意,多年海外漂泊历尽艰辛,饱尝文盲之苦,所以格外注重子女的教育。
俞昌旋6年中学时光是在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创办的集美学村里度过的。能走进学堂,俞昌旋在知识的海洋里如饥似渴:爱看科技类、文艺类等书籍,喜欢自己动手做物理、化学实验,数理化等各门功课都很优秀,成绩名列班级前茅。念书,对他来说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
1959年9月,俞昌旋顺利考入了中国科大近代物理系。至今回忆起来,俞昌旋觉得大学时光充实而快乐。“当时的生活很艰苦,但大家拼命读书,也算苦中作乐吧!”
甘坐十年冷板凳
1965年,俞昌旋毕业留校工作任教。1973年初,他作为主要创始成员,参与筹建了我国最早的等离子体物理专业。俞昌旋学的专业是反应堆物理与反应堆工程专业,此前对该专业并没有深入接触。为了“补课”,他挤出时间自学等离子体物理专业课程,边干边学。由于之前打下的基础不错,俞昌旋的“改行”比较顺利。
“转行”没多久,在我国等离子体诊断领域权威项志遴教授的指导下,俞昌旋开展“中性粒子能谱仪”的研究——他的等离子体物理科研征程就此开始。
1980年,俞昌旋获准公派,来到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实验室进行学习。当时,该实验室正发展先进的远红外激光相干散射系统,并利用该系统开展等离子体湍流和等离子波的研究。俞昌旋意识到,这是参加前沿领域研究的重要机会。于是,不仅工作日从早忙到晚,而且大多数周末和节假日也都泡在实验室。该实验室主任洛曼教授评价俞昌旋是“中国学者中最出色的”。
回到中国科大后,在当时极其困难的条件下,俞昌旋利用国外所学的知识,带领学生立即开展研究。经过二十多年的潜心研究和刻苦攻关,俞昌旋开创了我国等离子体湍流实验研究、等离子体非线性现象实验研究等学科方向,在磁约束等离子体湍流和反常输运、等离子体非线性现象、等离子体诊断等领域取得了多项具有重要创新意义的研究成果。
“找准方向和选题后,就要用心去研究,甘于坐十年冷板凳,不能急于求成。” 俞昌旋常对学生说的一句话是,做科研一定要有兴趣,不为他人,不为论文。
“我只是一个普通教师”
在同事眼中,俞昌旋是一个治学严谨、作风开明、工作努力的学科带头人,更是一位立身中正、师德垂范的严师益友。
在俞昌旋的实验室里,研究生毕业是很难的。“俞老师太严格了!”有人觉得他严格得近乎古板,甚至有些不合时宜。
俞昌旋耐心地给学生算了一笔账:硕博连读生一般先学两年的学位课程,之后要完成从开题、准备实验设备、方案的制定、动手做实验、收集数据、进一步改进设备、重新收集新的数据到写论文等这样一个非常复杂的研究过程。“三年时间根本不够!”
“学生就是学校的产品,必须经过严格的科学训练,培养出来也必须个顶个!” 俞昌旋生前培养和指导的博士、硕士有近百人,如今大多都是各自学科的带头骨干。
“俞老师治学态度严谨。”中科大近代物理系郑坚教授说,俞教授指导论文,总是先共同讨论选题,亲手逐字逐句地修改,如此反复多次。发表论文时,把学生署名放在第一,俞昌旋总是最后一个。
“俞老师是典型的中国学者型导师,为人极为低调,事事都先为他人着想。”复旦大学教授封东来至今仍记得,他临行美国前,俞老师叮咛他要学成报效祖国。回国后,俞老师把为他保存了几年的几百元论文奖金亲手交到他手中。
2007年,俞昌旋当选中科院院士。消息传来,他仍如常在实验室指导学生。面对荣誉,他并没有表现出欣喜而是说:“我只是一个普通教师,院士也是平常人,没有高人一等。”在他看来,院士就是一种荣誉,是对过去工作的肯定。“成绩不仅属于我,还属于所有曾同我合作过的同事和学生。”
科技日报2017年6月12日
http://digitalpaper.stdaily.com/http_www.kjrb.com/kjrb/html/2017-06/12/content_371035.htm?di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