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科研进展

2013年10月18日
《中国高等教育》杂志:做足体制创新大文章 建好高校教改新特区

编者按:

2011年开始,教育部在全国17所高校设立“试点学院”,开展以探索创新人才培养体制为核心的综合性改革。最新出版的《中国高等教育》杂志2013年第19期刊发了其中5所试点学院的工作报道,以反映试点学院开展综合改革以来的进展情况。其中包括展示我校物理学院教育教学改革进展与成果的长篇通讯《做足体制创新大文章 建好高校教改新特区》,新闻网现予全文刊登。             ——新闻中心

 

做足体制创新大文章 建好高校教改新特区

 

“做自己想做的研究,才能给自己带来能力的提升。在物理学院这个自由的空间里,我的学习和研究有着充足的动力。”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院2009级本科生胡三乐是从该校信息学院转入的,今年他获得了该校学生最高荣誉“郭沫若奖学金”,并获得普林斯顿大学全额资助出国留学深造。目前,共有290多名本科生正在教育部“试点学院”——中国科大物理学院所营造的崇尚学术、突出个性化培养的氛围里健康成长。

 

“过去,大学习惯于按照自己的节奏和统一模式按部就班地进行‘流水线式’培养,忽略了作为教育主体的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中国科大校长侯建国院士说,“试点学院作为高校教改特区,现在所做的工作,就是要努力突破‘流水线式’的人才培养局限,从满足学生的主体个性和国家战略、科技前沿需要等方面,探索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为国家培养和储备学科领域的高层次拔尖人才。”

 

夯实基础教学:“育人意识”的强力回归

 

“对于研究型大学来说,教学和科研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缺一不可。‘育人’是教授最基本的意识,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是教授的天职。”物理学院执行院长刘万东指出,“学院在强化教授‘育人意识’上有独到的做法。”

 

在中国科大物理学院,很多门课程是由教授“组团”来上的。课程组是科大物理学院的“特产”,目前,学院已经建立了20多个课程组,其中12个是物理学科基础课课程组,面向全校学生展开物理本科基础课教学,每个课程组都有20-40位老师组成强大的教学团队。另以学科点作为单位,全院的专业课打包为9个物理专业课课程组。

 

从20世纪90年代起,物理学院就有了课程组的雏形,发展至今,已经成为非常成熟的师资团队形式。“学院的教学管理工作以课程组为主导,从这个意义上说,课程组是具有一定行政功能的教学基本单元。”刘万东详细介绍了课程组在学院教学工作中的角色,“课程组成员的选择、教学内容和方式的规划、教师教学任务的分配、教学评价和奖励推荐等一系列教学管理行为,都是由教学组去完成的,院系管理层面不加干涉。”

 

物理学院副院长叶邦角教授是《电磁学》课程组的负责人,翻开《电磁学》课程组名册,可谓教学力量雄厚:教授16人,副教授10人,讲师8人,已经编写了近10本课程教材和参考书。

 

学院要求每位教授至少参加2个课程组,积极参与一线教学活动。刘万东介绍,“基础课教学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根本所在。因此,越是基础的课程,课程组的力量越是强大。”

 

如果说加入课程组是实现教授参与一线教学的基本途径,那么“教授值班”制度则进一步增进了教授与学生直接对话。

 

这项被同学们称为“open hour”的制度已经在物理学院实行了3年。学院要求副教授以上的老师每两周都拿出一定的开放时间,与本科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对话。教授值班的时间、地点会提前告知学生,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问题,自由选择老师,直接上门去对话。

 

2010级物理学院本科生胡月同学是这项制度的亲历者之一。“大三上学期,我对未来的发展和出路有一些迷茫,当时学校有一个与欧盟伊拉斯谟合作的学习交流项目,我想参加。带着学习和未来规划方面的问题,我在教授‘open hour’时间里去找了张增明老师。他给了我很多建设性的意见和细致耐心的指导。”胡月说,“‘教授值班’制度对我们帮助挺大的,日常学习生活里我们的疑问其实挺多,比如专业选择、进实验室、未来去向等,需要有这种和教授面对面交流的机会。”

 

“这项制度效果非常好,受到了同学们的普遍欢迎。”刘万东说,“学生在学业、生活上的任何困难都可以在‘open hour’里与老师交流。我们希望将‘教书育人’的意识落在实处。”

 

锻炼自主研究能力:搭建优质实践平台

 

2010级凝聚态物理专业的江志浩同学刚刚度过了一个难忘的暑假。8月,他和实验室的老师、同学一起,参加了在江西举办的国际稀土会议。更让他颇感受益的是,在这次国际性会议上,不仅聆听了一流专家们的学术报告,他还代表自己所在的研究小组上台做了全英文报告。

 

“我们小组的报告题目是‘纳米级的NaYF4:Yb,Er/Ho上转换发光材料’,这是我们小组这一年多研究成果的一个小结。”江志浩说起这次经历,颇为兴奋。

 

从大二下学期开始进入张增明教授的实验室,江志浩和另外几名本科生一起组成了一个研究小组。对他来说,在实验室的经历受益匪浅:“一方面,平常学习的基本知识在实验室里有了更直观、具体的概念,掌握了操作实验装置和调配实验条件的基本动手能力;另一方面,在做课题的过程中,我和小组成员学会了面对问题后不断摸索、并最终解决问题的能力。”

 

江志浩的实践经历还不只这些。从大二开始,他参加过上海应用物理所的秋令营,在那里,通过参观实验室深入了解了先进的实验环境,还聆听了高质量的学术报告;去年,他又参加了在浙江举办的全国暑期物理学校,在一周的时间里,接触了量子信息、凝聚态、生物物理等前沿课题,收获颇丰。

 

“丰富的实践机会开阔了我的眼界,引领我触摸科学前沿。我希望自己以后走上学术研究的道路。”江志浩已经明确了未来的努力方向。

 

江志浩的丰富实践机会,是中国科大物理学院大多数同学的一个缩影。据统计,物理学院约有50%的本科生在校期间有机会获得学校资助,参加“大学生研究计划”,开展完整的科研实战训练;80%以上的本科生有机会进入相关实验室和研究机构,在教授的指导下进行科研实践活动。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科大物理学院的实践教育注重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从2005年开始,学院为大二以上的同学开设了由学生自主设计的研究性实验课程。

 

物理实验教学中心副主任张增明介绍:“这类实验课程不再只是让学生做单个实验,而是建立一个鼓励学生拓展学术兴趣、进行自主研究的实践平台。同学们有机会亲自设计实验、独立完成实验的分析和解释,并形成自己的实验结论。”

 

据了解,每年,以物理学院学生为主、全校大约有600多名学生参与自主设计的研究性实验课程。“物理实验中心全力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实验条件,保障学生的实验方案顺利进行。譬如有的学生要做生物物理方面的课题,物理实验中心没有生物方面的研究条件,那么我们会出面和生命科学实验中心取得联系,帮助学生获得需要的实验条件。”刘万东说,“在这个过程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心一方面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另一方面也起到统筹和组织学生实践的作用。”

 

那么,同学们的研究质量如何呢?“可以说,其中有1/3的研究成果可以达到发表文章的水平。”刘万东对同学们的科研实践能力表示了肯定,同时也指出,“不过研究成果本身并不是我们开展研究性实验课程的目的,我们并不看重实验结论,而是看重学生的研究套路,以及在研究过程中展现出的自主研究能力。”

 

全力调动优质资源:给研究所留一块“自留地”

 

对中国科大物理学院来说,全方位优化学生的实践及教学资源,不能不提到一个耳熟能详的名词:“所系结合”。

 

“‘全院办校、所系结合’是中国科学院确立的中国科大基本办学方针,物理学院在原先多年经验的基础上,正推进所系结合的进一步深化。”刘万东介绍,“原先我们只有3个英才班,现在我们和中科院对口的规模较大研究所,如北京物理所、国家天文台、北京高能物理所、兰州近代物理所、半导体所、上海应用物理所、上海技术物理所、上海光机所、合肥等离子体物理所等在本科教育方面全面合作,联合建立了9个科技英才班。”

 

事实上,所系结合英才班的合作体现在多个方面,比如研究所为学生设立奖学金,提供实习和做大研计划的实践机会,更深入一些,研究所可以独立开设专业课程,安排教员为本科生上专业课。

 

上海应用物理所的几位老师在物理学院显得很特殊,他们每周都会从上海来到合肥,给物理学院的学生们讲授“先进光子物理”这门专业课。这是中国科大物理学院与上海应用物理所开展所系结合的一项具体内容。上海应用物理所根据“先进光子物理”的课程特点,甄选出几位在不同内容上最擅长且活跃于科研一线的研究人员,来为科大的学生们讲课。

 

英才班可以看作为研究所在本科人才培养方面的一块“自留地”。“在这块‘自留地’上,研究所可以有一定‘自营’的空间,参与到本科教育中来。”刘万东指出,“我认为这是一种理念的更新。以前强调的是合作过程中一些具体项目,现在重在帮研究所建立起本科教育的自豪感,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到本科生培养过程中,这一方面有利于建立研究所和学生之间的联系;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将研究所的力量引入本科人才培养过程,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学习和实践资源。”

 

与研究所共建英才班,的确为学生带来了更多资源。以物理学院与中科院物理所共建的“严济慈物理科技英才班”为例,班里的学生在一年级时去物理所参观学习;二年级时会有两周的时间在物理所完成科研小实践,并参与所里的科研工作;三年级时在物理所完成大学生研究计划;四年级时结合毕业论文,在所里完成系统化的科研训练。

 

“我们希望为学生创造全方位的优质教学和实践资源,帮助学生尽早触摸科学前沿,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创新的热情。‘所系结合’的深化为实现这个目标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刘万东表示。

 

尊重学习兴趣:实现百分百自主选专业

 

尊重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前提条件之一。早在2005年,物理学院就在学院内开始了完全自主选择专业的做法,并收获了良好的效果,这也为中国科大在2012年全面开展自主选择专业做出了很好的尝试。

 

由于中国科大的物理学科在国内名列前茅,物理学学科专业齐全、毕业生深造率高等特点,物理学院多年来都是转专业的重要流入地之一。面对众多的申请者,物理学院会组织面试,主要考察学生的转专业动机,学习成绩倒是其次。

 

物理学院主管教学的副院长王冠中是面试老师之一,“在面试过程中,我们会提醒学生物理学院的学习难度,如果觉得学生不合适学物理,我们会对学生进行规劝。转专业是帮助学生发现自我的过程,过程甚至比结果更重要”。对于学生的转系意愿,物理学院最看重的是“兴趣”。

 

2013年,物理学院共有4位同学获得代表中国科大学生最高荣誉的“郭沫若奖学金”,而其中就有两位是通过转专业进入物理学院的。除了胡三乐外,还有段以恒。

 

段以恒2009年进入中国科大学习,被录取在核科学技术学院,第一学年的成绩是年级第一,他后来选择转到物理学院。“我非常喜欢物理,现有的理论体系是非常美的,也愿意为之付出很多,转系之后我学得更开心”。今年,他获得了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全额奖学金,将继续他在物理领域的求学之路。

 

对于想转入的学生,学院的做法是不设数量限制,只要通过面试考察出学生的真实意愿,物理学院就会接收。“大学就是要有教无类,这是育人的基础”,刘万东认为,即便是基础稍弱一点的学生,也都有很强的可塑性。

 

管昇炜是中国科大2011级本科生,入学时被录取在工程科学学院,但是他最感兴趣的一直是物理,在工院的成绩不甚理想。了解转专业政策后,他早早就开始了转专业的准备。大一学年结束前的一个月,管昇炜在教务处网站上提交了转专业的申请,不久他就接到了物理学院面试的通知,而面试他的老师就是执行院长刘万东。

 

“当时刘老师问我为什么要选择物理学院,将来有什么打算,我就告诉他,我对物理一直有着浓厚的兴趣,对于物理知识的掌握也很有信心。”之后,管昇炜顺利转入物理学院。

 

专业转换之后,管昇炜的学业成绩和科研能力都有了很大提升,大二的这个暑假,管昇炜已经进入杜江峰教授实验室开展基础的研究工作。浓厚的兴趣让管昇炜学的更加轻松和快乐,而这些都得益于自主选择专业的举措。

 

目前,物理学院对于有转入需求的学生,做到百分百满足,据统计,每年转入物理学院的学生约占该院学生数的20%,而结果表明,大多数同学成绩都有较大的提升。

 

教授治学:行政倾力服务学术

 

邓友金是中科院“中科院人才计划”入选者,于2009年进入中国科大工作。已在科大工作四年的他,印象最深的是没有行政事务来“折腾”教师,可以安心做科研;但是如果在工作上遇到困难了,也可以很方便地找到院领导寻求帮助。

 

今年,邓友金开展了一个关于大规模量子蒙特卡洛模拟的课题,新购置的一组计算机找不到地方放置,他找到院长刘万东,希望帮助解决。一个星期后,邓友金得到刘万东的答复,放置机群的地点协调好了。“平时我们‘相安无事’,有足够的空间做自己的研究,遇到困难了,就会找领导帮着解决”。

 

刘万东认为,一个学院不能没有行政功能,否则就如一盘散沙。去行政化并不表示没有行政,而是要让行政倾力服务学术。

 

孙方稳,从本科到博士都就读中国科大,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博士后研究工作完成之后,选择回到中国科大,跟随导师郭光灿从事科研工作。

 

作为物理学院一名年轻的副教授,孙方稳感受到周围研究氛围的宽松。刚回国的那两年,他没有做出什么有显示度的工作,“郭老师给了我很大的自由和强有力的支持,学院也从来不给年轻人压力和限制”。这两年,孙方稳的研究工作有了很大起色,“与教学不同,做研究就是要做一些‘不靠谱’的东西,这样才可能出一些原创性成果。”

 

物理学院每周都会召开一次院务会,院务会的组成人员是院长、副院长、院党委书记、副书记和各系的主任。所有关于物理学院的事务,大到奖项评定,小到信息交流,都会在院务会上讨论、协商和解决。而这个讨论的氛围往往是热烈的,每个人都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

 

“观点碰撞激烈的时候,我们甚至会‘吵架’”,刘万东说,之所以能这么激烈,就是每人都能充分发表意见,所有事情都放在表面,可以尽量做到简洁高效、公平公正。

 

如今,院务会已经在物理学院民间建立起了一种普遍的信任,“我一直认为,有信誉的人会得到更多的尊敬”。让刘万东欣慰的是,这么多年,从职称晋升到岗位津贴评定,学院里没有任何一位老师私下里跟他“打过招呼”。

 

将行政权力赋予教授,在物理学院早已是普遍的做法。从2010年起,物理学院就开启了“项目主管教授制度”,所有与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有关的事都作为项目来做,每个项目都设有一个主管教授,可以决定项目的一切事务。项目主管教授决定的事情,学院均予以支持,不加干涉。

 

2010年,国家“中科院人才计划”首批入选者赵政国作为“大学生国际合作项目”的主管教授,开始负责与美国密歇根大学的交流合作事务,在此项目上,他全权代表学院。项目开展3年来,赵政国已经探索出校际之间国际交流的一套方式方法,并以此为基础,将方法加以推广。

 

如今,物理学院类似的项目设立了近20项,从各英才班建设,学术论坛建设,学院的教学改革、人事改革、本科与研究生招生改革,到系列教材的组织编写、学院主管的学术期刊的改版等等,涵盖面很广。项目周期长短不一,但是目标明确,由主管教授全权负责。

 

刘万东说,“在我们这里,教授拥有充分的自主权,目的在于实现教授治学,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我们坚信,在“方向正确、聚焦重点、务求实效、稳中求进”的前提下,试点学院这个教改特区,作为推进高等教育体制机制创新的突破口,必为高教的综合改革和整体发展作出示范,带来新的生机和活力。

 

【作者:曾 皓 刘爱华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新闻中心】(责任编辑:吴绍芬)

  • 08.07
  • 07.26
  • 07.22
  • 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