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考古国际联合实验室举办第一届研讨会(1st ULAS)暨实验室研究生论坛
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美国威斯康星大学两校科技考古实验室(USTC Archaeometry Laboratory and T Douglas Price Laboratory for Archaeological Chemistry)联合举办的首届科技考古国际联合实验室(1st United Laboratory for Archaeological Science, ULAS)研讨会暨研究生论坛于9月5日在我校人文学院召开。此次会议主题为“跨越国界:青铜时代的中国和亚洲”,我校科技考古实验室师生和来自威斯康星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香港大学的多位学者与研究生,报告了近年来关于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以及东南亚地区青铜文明研究的最新进展。
主办人金正耀教授和James H Burton教授分别代表双方实验室简短致辞,介绍ULAS缘起、宗旨和筹办经过。7位专家和6名研究生报告了13项最新研究成果,内容包括商周联箅铜甗的结构分类与制作工艺研究、同位素示踪方法在矿料来源与人口迁徙研究中的应用、释光技术与考古材料受热历史研究、越南最新考古发现与早期国家的建立、SR-CT无损扫描技术分析古代漆器遗留样品等。
金正耀教授报告了商末西周联箅铜甗的结构设计、制作工艺、时空分布及其意义;James H Burton教授报告采用同位素技术对中国青铜时代人口迁移的研究成果;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唐际根研究员分析殷墟王陵区祭祀坑人骨与甲骨文中“羌祭”卜辞的关联;香港大学地球科学系李盛华教授报告最近一万年鄂尔多斯高原的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威斯康星大学人类学系博士生Tegan McGillivray报告越南Co Loa遗址的最新考古发现;范安川副教授分析古滇国出土陶器烧成温度;闫立峰教授报告古滇国青铜艺术品所用粘着剂的分析结果。
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谢治博士报告利用SR-CT技术分析古代漆器遗留样品;韩国留学生Ku Ji-Hye报告云南和韩国出土料珠的比较研究;研究生李功报告古滇国青铜技术的新发现;研究生刘莹屿报告叶家山西周墓地青铜甗的同位素研究成果;研究生马江波报告湖南商周青铜器的分析结果;研究生张兴香报告红河流域人骨材料的同位素研究成果。 与会学者对各项报告进行了点评与交流。
1st ULAS 得到中国科大研究生创新基金和威斯康星大学WCI项目基金联合支持。
(科技考古实验室、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