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及中科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中心光寿红教授课题组在小干扰RNA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研究成果以“RdRP-synthesized antisense ribosomal siRNAs silence pre-rRNA via the nuclear RNAi pathway”为题发表在2月6日的国际著名期刊《自然-结构与分子细胞》 (Nature Structural and Molecular Biology)上。
长期以来,小片段的核糖体RNA一直被研究人员认为是非特异性降解产物,而被当作垃圾序列忽视,对其生物学发生过程和调控机制知之甚少。作者在进行遗传筛选抑制内源性小干扰RNA产生的相关因子时,发现反义核糖体小干扰RNA (antisense ribosomal siRNA, risiRNA)在一些突变体中,如susi-1(ceDis3L2)基因突变体,显著积累。通过高通量测序、生化及遗传杂交实验发现,risiRNA属于一类新的内源性小干扰RNA,其5’端有三个磷酸基团,3’端为羟基。risiRNA由RNA依赖的RNA聚合酶合成。risiRNA的生物学作用是抑制核糖体RNA的表达,其分子机制是通过诱导细胞核内Argonaute蛋白NRDE-3由细胞质转移至核仁中来抑制rRNA前体表达。risiRNA的表达受环境调控,其在正常生长的野生型线虫体内的含量很低。经过环境胁迫刺激后,其含量显著增加,并同时导致NRDE-3转移到核仁中。通过高通量测序核糖体RNA的3’末端发现,在突变体及环境胁迫处理过的线虫体内3’端寡聚鸟嘧啶化修饰的26S rRNA显著积累。对线虫直接显微注射3’端寡聚鸟嘧啶化修饰的26S rRNA同样可以诱导risiRNA的产生。更有意思的是,线虫susi-1(ceDis3L2)的突变在人类的珀尔曼综合症患者中也发生了相同位置氨基酸的突变。因此本研究证明了risiRNA是一类新的可被调控的小干扰RNA,对于维持环境胁迫条件下的核糖体rRNA稳态有着重要意义,并为治疗人类的珀尔曼综合症提供了新的方向。
(生命科学学院、科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