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人才培养

2023年10月24日
秦大河院士为我校2023级本科生作“科学与社会”研讨课主题报告

10月19日晚,2023级本科生“科学与社会”研讨课第二场主题报告会在东区大礼堂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秦大河以《冰冻圈科学的发展——冰冻圈科学与气候变化、地球系统科学的社会属性》为题,为我校2023级本科生作“科学与社会”研讨课主题报告。报告会由校党委副书记邓建松主持,校党委书记舒歌群出席并赠送主题报告纪念牌,2023级全体本科生到场聆听。

秦大河,地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原中国气象局局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现任亚洲地理学会主席、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曾作为“1990国际横穿南极考察队”中国代表,完成了人类史上首次徒步横穿南极大陆的科学探险活动,并取得多项重要研究成果。

秦大河院士长期从事冰冻圈和气候变化及可持续发展研究,开展冰冻圈变化及其影响、适应研究,以及冰冻圈服务功能研究,构筑了冰冻圈科学理论框架;领导创建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冰冻圈科学学会、编著冰冻圈科学系列教材等,发展了冰冻圈科学;参与和领导了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IPCC)第三、第四和第五次评估报告,领衔中国气候与环境、中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与灾害风险管理等评估报告,为发展气候变化科学做出重要贡献。获2008年国际气象组织奖、2013年沃尔沃环境奖、2014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21年全国优秀教材奖(高等教育类)特等奖以及2022年国际地理联合会最高荣誉奖等。

在报告中,秦大河院士首先介绍了气候变化科学和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任务、规则、程序及其科学价值和意义。他指出,近期气候变化范围广、速度快、强度大,人类活动已造成大气、海洋和陆地变暖,气候变化已经通过多种方式影响地球上的每一个区域,气候变化科学带动了冰冻圈科学的发展。秦大河院士强调,IPCC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谈判的重要科学依据,并指出IPCC的评估结果推动了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历史进程。

随后,他详细介绍了冰冻圈、冰冻圈科学、中国冰冻圈科学发展等方面的知识,并结合一些重大极端气候事件的典型案例,鲜明地揭示了气候变化对冰冻圈的重要影响。他指出,冰冻圈在气候系统中具有不可替代性,人类社会直接或间接从冰冻圈系统获得所有惠益,冰冻圈在全球气候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里都扮演独特角色。

报告最后,秦大河院士具体论述了地球系统(earth system)的定义、特点及其要素的变化趋势;强调要维系地球系统的稳定,需要科学地确定地球系统的安全和公正的边界。秦大河院士呼吁,我们要落实“双碳”战略,大城市和大企业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要从全球视角考虑可持续发展,要以人为本;国际社会应该携手合作,实现全球减排目标。

在互动交流环节,秦大河院士悉心解答了同学们关于地球生态阈值计算,在南北极事务中如何加强国际合作,如何应对气候变化所导致全球新的粮食危机、能源危机等方面的疑问,并强烈呼吁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力行节能减排,保护好我们的生态环境。

本场“科学与社会”研讨课主题报告会持续近两个小时,现场座无虚席,数次响起热烈掌声。教务处、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少年班学院、党政办公室、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的有关负责同志参加了研讨课活动。


(教务处)

  • 07.04
  • 07.03
  • 07.03
  • 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