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人才培养

2013年07月15日
首届少年班毕业生三十年后重回母校再聚首

一场有着特殊意义的“50岁”集体生日宴,两场追忆往昔情谊的座谈会,两堂再忆当年的体育健身课,在曾经生活过的校园流连,在郭沫若广场亲密合影,在学生食堂重新体味大学生活……7月3-5日,中国科大少年班三十多名首届毕业生回到母校,参加毕业三十周年聚会,在短短的两天多时间里,度过了温情与感慨相交融、怀旧与期待相交织的美好时光。新闻中心记者有幸走进这群曾经身披五彩光环的“神童”中,倾听并与广大师生分享他们的故事和心声。

 

 

难忘母校关爱,难忘师生情

 

三十年过去了,当年的青葱少年都已成熟自信,经历了人生诸多际遇的他们再次相逢,不约而同地回忆起学校和老师的给予和关爱。

 

 

 

 

刘丽校友是参加这次聚会的两位女性校友之一,她作为毕业生代表之一在7月4日上午的座谈会上发言。“2008年我到美国专利局从事图像审查工作,当时觉得挺辛苦的,因为要不断补充学习不是自己专业的专利法。很苦很累却没有退缩过。我时常告诉自己:‘我是科大人,一定能坚持!’”刘丽说,“这种自信是母校赋予我的。”

 

 

 

 

 

“我的家以前在农村,第一次离开家,来到城市读大学。到了科大以后,发现这里的老师都是那么和蔼可亲,整个学校都在照顾我们!”刘丽回忆起大学时的几个小故事,“食堂的炊事员大叔每次看到我都会热情地喊:‘嘿,小胖子!’然后给我打上很多饭菜。还有给我们上数学大课的杜老师,有一次我和他打排球,不小心把他的眼镜打下来,杜老师笑呵呵地说‘没事,没事!’班主任汪老师一直给我们无微不至的照顾:酷暑,她到宿舍来给我们送酸梅汤;因为我家比较远,要转两次车,汪老师特地把我托付给她的一位朋友、我的同乡,路上照顾我……这样的故事太多了,科大以及科大的老师们对学生特别亲,让人难忘。”

 

 

刘丽一番感性的话语,勾起了在场校友们的回忆,很多人低头沉思着;当说到汪老师对大家的照顾时,很多校友情不自禁鼓起掌来。

 

“毕业这么多年了,我们所有同学依旧很感激汪老师。汪老师当年牺牲了很多陪家人和孩子的时间,她的时间大部分都用来照顾我们了。”到场另一位女性校友牧青说。

 

 

蒋大鹏校友回忆说:“大学时,有一次不想去上课,就在宿舍装病。汪老师看我一个上午都没去上课,跟同学了解到我生病了,中午就去食堂给我打饭,送到宿舍来给我吃。这个事情我印象非常深刻,汪老师对我们的照顾是无微不至的。”

 

“我来科大读书的时候,13岁不到吧,第一个学期特别想家,汪老师给予我们特别细心的照顾。考虑到我们年龄太小,很多大件衣物不太会洗,她专门到学校家属区请人帮我们洗被子,收费特别少,对我们生活上的帮助很大。”周曙东校友回忆说,“当时学校安排我们在五食堂(当时的教授食堂)吃饭,一方面五食堂队伍比较短,很好排队;另一方面,我们可以和教授一起吃饭,增加了很多交流的机会。最关键的是,我们可以在全校范围内自由选系,这在当时高等教育资源非常有限的背景下,是非常宝贵的机会,使我们受益终生。”

 

感怀青春,友情常在

 

王永是这次少年班校友聚会的主要组织者之一,不仅如此,他的夫人和今年从少年班学院毕业的儿子也都成为这次活动的“志愿者”。本次聚会前,班级制作了一本值得珍藏的同学纪念册,周曙东校友是主编,每位同学都是其中的“作者”。“我在科大给大家看家,欢迎大家常回来!”——这是王永写在这本纪念册里的一句话,也说出了他的心声。

 

7月3日晚,少年班的首届毕业生们在一起过了一个难忘的集体生日。“我们这群人大部分是63年出生的,15岁入学,今年是2013年,我们在一起过一个50岁的生日,祝亲爱的同学们五十岁生日快乐,心态永远年轻。我们推举一位生日离7月3日最近的的同学,和汪老师一起切蛋糕吧!”王永发出了倡导,校友们热烈鼓掌,并加入“竞选”:“我8月21日,有没有希望?”“我6月20日!”……欢声笑语洋溢在每位校友的脸上和心中。

 

 

 

对于青春往事的追忆成为这次相聚时常被提及的主题。这群当年的“天才少年”之间,发生过不少有趣的故事。“大家都还记得吗,张亚勤爱打呼噜,声音特别大!”一位校友话毕,大家立刻七嘴八舌地打开了话匣子,回忆起当初的细节。张亚勤不好意思地朝大家拱拱手:“当年打呼噜声音太大,真是对不住大家了!”

 

牧青校友则回忆了男生当年的风度:“当年我们班一共就四个女同学,我入学时年龄不到十五周岁。上课时,男同学们都将第一排座位让给我们,让我们享受了很多优待。”

 

 

 

当年对于这群孩子来说,生活自理能力是来到大学后的一项挑战。“有一次,我和周曙东一起在水房洗衣服,”王永回忆说,“我越洗越纳闷,就问他,‘你说这白衬衫为什么越洗越黄呢?’”周曙东告诉王永:“你在水里面滴上几滴蓝墨水就好啦!”听了这个小故事,在场校友哄堂大笑。

 

 “这次回到母校很高兴,也很激动。和很多同学三十年没见面了,但是见面五分钟后,感觉时空又回到了三十年前。非常开心又和老朋友在一起,重温科大时光。”张亚勤在出席学校7月5日“中国科大-微软软件工程中心”揭牌仪式的发言里,分享了他的大学感悟,“我12岁来到科大,度过了快8年的时光,离开科大时已经快20岁了。可以说,我是在科大里长大的,母校对我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在这次返回母校的两天时间里,校友们重新回到学生大食堂,吃了一回“学生饭”;一起坐进教室,听体育老师讲了一节课;一起走进文体中心,在老师的带领下,学了一套广播体操……这些当年的生活片段,像时空穿越一般,再次回到他们的身边。

 

期待母校会更好

 

吴向东校友和他的亲友团在这次返校队伍中颇为引人注目:他携夫人、儿媳和孙女,祖孙三代一起回到科大。吴向东和夫人的相识很浪漫,“我们是在火车上认识的,没有约定地遇上三四回之后,我们就开始了恋爱,那时我17岁。”吴向波回忆起当年,依然很甜蜜。现在他已经成为当年少年班同学中第一位有孙辈的了,尽享家庭天伦之乐。

 

 

现在美国旧金山居住的吴彦校友也有着让人羡慕的家庭:4个子女,最大的女儿已经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毕业,第二个孩子正就读于加州大学河滨分校。虽然自己当年是“神童”班级的一员,吴彦对于子女的教育却是“放羊式”——“注重发展孩子的情趣和爱好,让他们能够自由快乐的成长。”

 

现为美国匹兹堡大学正教授的王洲校友也表示:“对孩子并没有非要他成为‘天才’的期望。我希望他的成长能够顺其自然,成为一个身体、精神、心理全方位健康的人。”他的儿子现在11岁了,喜欢钢琴和游泳。 

 

关于这次重回母校,很多校友也表达了自己的感受。“这次回到母校,发现校园更美了,少年班学院也更加发展壮大。”周曙东校友说,“母校一直是创新精神的开拓者,希望母校能够在更多的领域引领潮流。”

 

 

 

“我一直很感谢学校对我培养,在这里的学习促成了我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成长。”王洲校友说,“毕业离开后,我一直对母校非常关注。我对母校这些年的表现和发展都非常满意,母校在我的心里非常的杰出!”

 

牧青校友说:“我们对科大抱着非常深厚的感情,科大的特点是思想上更加自由,个性的发展更好。作为校友,我们一直很关注科大的发展,大家每次聚会都会谈到科大发展的问题。谈论科大下一步怎么发展。”

 

 

“期待母校变得更好,期待下一次的相聚,是我们的共同的心愿!”在夕阳余晖下的郭沫若广场,校友们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聊天,合影。三十年后回到母校怀抱的他们,彼此间的亲切,一如往昔。

 

(新闻中心报道)

  • 04.22
  • 04.20
  • 04.18
  • 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