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人才培养

2014年05月15日
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召开2014年研究生学术论坛

5月10日上午,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2014年研究生论坛在东区水上报告厅开幕。中国科大副校长兼研究生院常务院长张淑林、地空学院执行院长陈晓非出席论坛开幕式并讲话,地空学院党总支书记刘斌、副院长黄建华,以及陈福坤教授、吴小平教授、谢周清教授、冷伟教授,科大附中50多名优秀中学生代表,全校感兴趣的师生,共300多人出席了开幕式。开幕式由地空学院副院长汪毓明教授主持。 

 

 

 

张淑林在开幕式上表示,研究生学术论坛是我校研究生的一项重要学术交流活动,非常有意义,预祝活动取得圆满成功。陈晓非对参加本次活动的师生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同时希望大家都能有所收获。 

 

汪毓明主持开幕式

 

 

简短的开幕式后,五场精彩的科普报告让大家对地球科学有了非常好的认识。中科院院士、国家天文台汪璟秀研究员在题为《太阳活动和空间天气研究》的报告中,为大家介绍了自己的研究领域,通过图文和视频结合的方式,让大家清楚地认识到太阳活动的巨大能量和对地球生态的影响,揭示了空间研究的重要意义;中科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孙卫东研究员在题为《我们蓝色的家园》的报告中,介绍了地球上水的形成、水对地球演变的重要影响、水对地球生命形成和进化的影响,以及人类活动对地球上生态的影响等,让大家更加关注和关爱我们的地球,引发大家深入思考地球的奥秘;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院长高抒教授在题为《我们人类与海洋的渊源》的报告中,为大家介绍了海洋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他首先介绍了海洋的基本情况和海洋提供的丰富资源,在此基础上,他向大家介绍了现代海洋学的历史发展,展现了自己在海洋研究方面的浓厚兴趣和丰硕成果,引人入胜,在场的师生都受益匪浅;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副院长王元教授在题为《走进风雨》的报告中,为大家介绍了大气科学方面的知识。他从大气中的风系和雨带说到大家熟知的大气三圈环流,又谈到季风风系与降水,最后又介绍了天气预报和深奥的天气预报方程。他的工作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大家都非常感兴趣;我校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执行院长陈晓非教授在题为《地震的临界震级》的报告中,为大家介绍了自己在地震研究方面的重大发现——存在一个“临界震级”,他发现这个临界震级在6-6.5级左右,小于和大于临界震级的地震分别有着不同的物理特征,遵循不同的统计规律。他指出要科学认识地震,揭示地震的物理机制,指导我们的防震减灾工作。对于现场观众感兴趣的地震预报,他表示这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可以通过地质研究来确定地震活动活跃的地震带,但很难预测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和震级。 

 

 

5月11日,参加论坛报告的60位研究生分成三组,分别在第五教学楼的305、306、307教室向在场的评委老师和同学们报告自己的研究成果。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谢周清教授、傅云飞教授、周根陶教授、吴小平教授等老师担任评委,经过认真评审,冼桃、安亚军、陈清清、卢三、孙静超、韩於利、张全浩、张淼、陈欢、秦维泽、向世明、胡启后、杨元建、储著定、陆洲等15位同学表现突出,荣获本届研究生学术论坛特别奖。 

 

 

本届研究生学术论坛为我校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研究生提供了一个学术交流的平台,同学们积极报名,认真准备,通过报告展现自己的研究成果,同时锻炼了表达和沟通的能力。而五场精彩的特邀科普报告,让最一流的科学家从不同的角度来解读我们的地球和地球以外的大气和空间,让更多人对地球和空间科学感兴趣,起到了很好的科普效果。 

 

(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研究生院) 

  • 07.04
  • 07.03
  • 07.03
  • 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