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大学要勇于创新、敢于超越、力争一流,在人才培养和创新领域取得更加骄人的成绩,为国家现代化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这是2016年4月2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我校考察时的殷殷嘱托。那一天,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中国科大师生中间,与大家亲切交流,并就高校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文化自信等发表重要讲话。一年过去了,总书记的嘱托犹在耳畔。
一年来,中国科大全体师生员工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开展了一系列创新实践,扎实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各项工作均取得了明显进展。在各部门的支持下,新闻中心选取一组关键词,解读一年来学校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科大重要讲话精神的主要举措与工作进展。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因限于篇幅,无法面面俱到、全面展示学校一年来所有工作进展。
一、加强学习宣传
关键词:“两学一做”最大特色
2016年4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到中国科大考察,也是他第三次到科大,体现出对科大的厚爱,是对全体科大人极大的鼓舞、极大的温暖和极大的动力。学校于4月27日召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会议,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讲话,随后又通过全校教授干部大会及各种形式座谈会、研讨会,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印发学习贯彻文件等,在全校范围内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中国科大重要讲话精神,明确了把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中国科大重要讲话精神作为指导学校今后一个时期建设发展的行动指南。
至2017年4月,学校各单位部门组织学习活动120余场,总结学习贯彻落实情况,有这样五个特点:一是总书记在科大提出文化自信,科大师生倍感自豪与骄傲;二是学习活动既有以上率下的带动学习,也有自下而上的主动学习;三是学习贯彻落实总书记讲话精神的过程也是汇聚正能量、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过程;四是把学习贯彻落实总书记讲话精神作为引领学校发展的最大动力;五是把学习贯彻落实讲话精神作为“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突出内容和最大特色。
2016年11月、2017年3月,中办回访调研组两次到安徽回访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工作落实情况,认为我校把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中国科大提出的要求落在了实处。
关键词:广泛宣传,营造氛围
至2017年4月,国内外媒体专题报道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中国科大新闻400余篇次,其中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中央媒体报道近200篇。
学校从权威媒体报道中整理出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中国科大重要讲话要点,在学校主页集中宣传,并在校内公共场所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展示;制作总书记考察科大宣传海报、条幅等800余幅(条),在学校各主要公共场所展示,在校内营造了浓厚、持续的学习宣传贯彻氛围。
二、指导制定“十三五”改革发展规划
关键词:强化党的领导核心作用
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十三五”改革发展总体规划》制定过程中,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考察科大重要讲话精神,以总书记考察科大重要讲话精神指导学校的“十三五”建设发展,把“强化党的领导核心作用”作为学校“十三五”期间重点建设内容的首要任务。在指导学院级规划制定时,也明确要求把加强党的建设、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等内容在规划中有具体体现。
关键词:广泛征集、多轮修改
经过调研校内十几家教学科研单位和各类委员会,征集师生代表、老领导、两院院士意见建议400余人次,从前期调研,到文本起草,经意见征集,再修订完善,先后搜集整理各类材料约30万字,经过二十多次较大修改,编制完成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十三五”改革发展总体规划》,并经学校教代会,学术、学位及教学委员会等相关委员会讨论,经校长工作会议、党委常委会议审定。
2016年10月14日,中国科学院院长办公会审议通过学校“十三五”改革发展总体规划,认为总体规划体现了学校的办学特色,建设举措兼具前瞻性和可行性,发展指标科学合理。要求学校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中国科大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办学方针,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
三、推动创新合作
关键词:省院全面创新合作协议
2016年5月5日,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党组副书记刘伟平到中国科大调研,与安徽省共同召开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院省合作座谈会。学校研究制定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推进省校合作全力推动创新发展的实施方案》。2016年5月27日,中科院党组批复同意,并要求学校在下一步工作中加以深入研究和落实,把省校合作共建工作推进到一个更有成效的局面。
2016年8月25日,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白春礼到学校调研工作,要求学校在前一阶段认真学习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基础上,加强学习领会、学以致用。中科院和安徽省共同成立省院合作建设领导小组,签署《全面创新合作协议》,约定省院双方共同支持学校参与安徽省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共同推进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建设与发展;继续履行《中国科学院教育部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持续重点共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协议》,进一步支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支持创新平台和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以及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等。
2016年5月,省政府明确自2016年起,在原有支持基础上,连续5年给予学校更多专项经费支持。2016年10月,中科院院长办公会明确“十三五”期间在原有支持的基础上,院财政每年增加经费,支持学校世界一流大学建设。
关键词: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国家决定在大科学装置相对集聚的区域,建设2-3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发挥大科学装置集群优势,构建国家创新体系的基础平台,增强我国在国际科技竞争中的话语权。根据中科院与安徽省《全面创新合作协议》,学校以中科院合肥大科学中心为基础,与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共同推进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
2017年1月10日,《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方案》获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正式批准,中国科大全面参与建设世界一流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推动设施建设与交叉前沿研究深度融合,构建跨学科、跨领域的协同创新网络,探索实施组织管理新体制这四个方面的工作。
关键词:量子信息国家实验室
省院双方共同争取在合肥申报和建设量子信息国家实验室。安徽省把支持量子信息国家实验室建设作为全省科技创新“一号工程”加以推进。安徽省和合肥市共同出资设立安徽省量子信息科技重大专项引导基金,合肥市承诺给予资金、土地、人才引进政策等方面的配套支持。中科院积极组织所属研究院所和有关领域优秀科研、技术队伍,全力支持量子信息国家实验室申报。
2017年2月27日,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暨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建设动员大会在合肥召开,刘延东同志作出专门批示,充分肯定了安徽省科技创新工作取得的成绩。
关键词:中国科大高新园区
为落实中科院、安徽省《全面创新合作协议》,2016年10月23日,学校与合肥市共同召开争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中国科大高新园区专题调度会,提出高新园区规划建设设想。学校经党委常委会、校长工作会及党政联席会等多次研究讨论,与安徽省、合肥市多轮沟通研讨,决定启动中国科大高新园区规划建设,并经第十届校学术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教代会主席团会议讨论通过。
中国科大高新园区坚持“开放式、共享式、智慧型、生态化”的理念,力求建成一个明晰支撑定位、传承科大文化、面向科技前沿、培养双创人才的世界一流大学园区,不断促进高新技术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真正在区域源头创新活动中,汇聚和形成一流人才、一流成果、一流贡献,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助力学校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
中国科大高新园区拟布局与高技术和工程学科密切相关的学院、重点科研机构、国家级科研平台和院省部级科研平台,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思路建设,到2025年基本建成,可容纳师生总数约20000人。
关键词:先进技术研究院
根据省院《全面创新合作协议》,省市继续支持中国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建设与发展,明确每年给予先研院一定的稳定运行经费。2016年省财政将一次性给予一定资金支持,用于高端人才引进和关键设备购置。
中国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已成为省市探索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的重大实践基地,目前,已建设联合实验室47家,签订各类技术合同208项,签订金额1.2亿元;累计培养硕士以上研究生2508名,累计引进各类人才490人,其中省中科院人才计划等高端创新人才37名;累计孵化企业189家, 注册资本金10.4亿元,其中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3家;已申请专利137项,其中发明专利为108项,已授权发明专利10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14项。为产业转型升级迈向中高端做出新探索。
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关键词:新型交叉学科拔尖人才
在科技英才班基础上,继续探索新型交叉学科拔尖人才培养。2016年启动生物医学交叉学科人才培养计划(与协和医学院合作)、少年班交叉学科英才班培养计划、中美合作3+1+1“金融与商务”英才班等项目。
中国科大与北京协和医学院于2016年6月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生物医学交叉学科人才培养计划(PhD Program)合作协议》,围绕人才培养、学术交流、科研合作、师资队伍建设等开展全面合作。
少年班学院交叉学科英才班是为了进一步发挥少年班学院宽口径人才培养的优势,为主观能动性高、学有余力的同学营造一个更加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进一步突出少年班学院“自由、自主、自信”的人才培养特色而设立的一个创新人才培养项目。
关键词:科教融合共建学院
与中国科学院相关研究院所实现研究生教育的实质性融合,启动建设一批“科教融合共建学院”。目前,学校已与中国科学院12个分院和25个研究所建立了合作关系,共建了22个联合实验室, 11个科技英才班和8个所系结合英才班,有40多个研究所直接参与学校的本科生培养。与研究所共建了1个国家实验室、3个大科学装置、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3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5个院省部级重点科研机构。每年与研究所联合培养研究生950多人、代培研究生800多人。
关键词:共建马克思主义学院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精神、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2016年3月10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与中共安徽省委党校正式签署协议,共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共同培养“红专并进”的科技领军人才。2016年4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来我校考察时,校党委书记许武向习近平总书记简要汇报了我校与安徽省委党校共建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情况,得到总书记的肯定。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建制完整,由安徽省委党校教育长和中国科大教务处处长分别担任院长、常务副院长。马克思主义学院首批聘任了中共安徽省委党校12名优秀教师担任双聘教师。从教学实践及学生反馈来看,作为高校与省级党校共建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首创,中国科大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学收到了积极成效。
关键词:“教学管”联动
建立“教、学、管”联动的多部门协作管理教育模式,全面提升“学生思想动态、学生学业、学生身体健康、经济困难学生生活、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学生人身财物安全”六大预警与援助体系的工作效能。建立“三全育人”的信息化网络管理平台,对学生的学业过程和各类表现、老师的教学管理等过程进行实时记录和数字化评价,构建教学管理队伍和学生工作队伍共同参与的联动管理机制,实现学生培养过程的精细化管理。通过对教学队伍、研究生导师和学生工作队伍的实时工作状况的掌握和监督,形成工作过程长期稳定的跟踪和工作成效快速准确的反馈,提升学生思政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时效性。
关键词:本科教学审核评估
2016年10月31日—11月3日,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组织专家对中国科大开展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现场考察,全面了解我校的本科教育教学情况。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专家意见反馈会上,专家组对我校的本科教学给予充分肯定,认为学校人才培养质量优异、成果突出,培养的拔尖人才多,“千生一院士”被广泛称道,本科毕业生受国内外高校和社会的欢迎……是中国大学中很有特色和影响力的一流大学。
关键词:“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
2016年4月22日,教育部启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工作,学校把参与第四轮学科评估作为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的重要抓手,全校28个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全部参加“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
坚持以需求导向,进一步优化学科结构,于2016年新增了网络空间安全一级学科博士点,将软件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动态调整为光学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努力实现优势学科高峰化、传统学科创新化、特色学科交叉化、交叉学科集约化。
2016年度,学校推进和完成了“核科学与技术”“生态学”等多个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校内自评工作,并计划于2018年上半年完成全校“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工作。
五、不断提升人才队伍建设水平
关键词:人才强校
学校继续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全面提升人才队伍的核心竞争力,人才团队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国家杰青”、“国家创新人才计划青年项目”、“国家优青”增长速度位居全国高校前列,2016年度“国家杰青”入选人数达11人,创历史新高。
不断深化专业技术职务聘用制度改革,在教师岗位专业技术职务中增设科学技术研究系列,在国家级、中科院重点科研机构设置科研岗位。
截止目前,我校各类高层类人才不重复统计有373人,约占师资队伍总数的31%;“四青人才”(国家创新人才计划青年项目、优青、青年拔尖、青年长江)不重复统计218人,占高层次人才的58%,数量居全国高校第三;师资队伍中拥有博士学位的占80%,45岁及以下的占50%。
六、重要原创科技成果不断涌现
关键词:“墨子号”、“京沪干线”
2016年8月16日,我校主导研制的全球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成功发射。2017年1月18日,“墨子号”圆满完成了4个月的在轨测试任务,正式交付用户单位中国科大使用。目前,“墨子号”的科学实验任务进展顺利,应德国、奥地利、意大利等国的合作请求,后期将在空间量子实验中,开展以我国为主导的国际合作研究。2016年9月15日,我校研制的空间应用系统有效载荷—空地量子密钥分配试验专项随天宫二号发射升空,开展了在轨测试。至此,初步建成空间量子通信实验平台,为实现空间量子密钥分发、纠缠分发和隐形传态分发等研究的“领跑”奠定了重要基础。2016年底,世界首条千公里级量子保密通信干线“京沪干线”已经实现全线贯通,目前正在进行一系列稳定性、安全性测试。经过相关的严格测试后,将正式交付使用。
在量子基础研究领域,2016年底实现了十光子纠缠,刷新了光子纠缠态制备的世界纪录。2017年底,有望达到18到20个量子比特纠缠,进一步确定中国在量子纠缠操纵方面的引领地位。
我校先后参加的天宫二号实验室、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等重大任务入选习近平总书记新年贺词。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新年贺词中提到:“我国科学家研制的暗物质探测卫星发射升空”,在2017年新年贺词中提到:“‘悟空’号已在轨运行一年,‘墨子号’飞向太空”。“墨子号”成功发射还入选2016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英国《自然》杂志评选的2016年度国际重大科学事件和美国《科学美国人》评选的2016年度“改变世界的十大创新技术”。
关键词:关键仪器自主研发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中国科学院微观磁共振重点实验室(当时为自旋磁共振实验室),对实验室在科学研究和核心技术研发上取得的成绩表示肯定和赞赏,勉励大家要把科学精神传承下去。实验室响应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在创新科学仪器研制和推动产业化方面,加快了从研发到产业化的速度,自主开发了一系列针对前沿科学和市场需求的量子仪器和量子测控设备。在集成创新类科研装备方面,实验室为中科院化学所研制完成X波段连续波顺磁共振谱仪已投入使用,实现了“人有我优”。在原始创新类科研装备方面,实验室研制完成两台不同类型的单分子磁共振谱仪研制已经通过了中科院组织的专家验收,所有关键指标均优于既定目标,实现了“无中生有”。
关键词:基础研究
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原创高水平研究成果不断涌现,在纳米科学、材料科学、生命科学、地球科学以及工程科学等领域均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成果。2016年度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项、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1项,安徽省重大科技成就奖1项、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3项。“将二氧化碳高效清洁转化为液体燃料的新型钴基电催化剂”成果入选2016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高水平学术论文质量持续上升,ESI篇均被引数保持全国高校第一,NI指数保持全国高校前列。
关键词:科技成果转化
学校抓住国家科技成果“三权改革”首批试点工作的机遇,创新体制机制,完善我校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制度建设,加速科研成果的转移转化。学校积极谋划与探索新形势下的校地合作,推动与国家和区域创新单元的联合合作,通过产学研合作逐步搭建一批科技应用平台,推动应用技术创新。面向不同区域的发展优势,设立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技术转移甘肃中心、金华中心、常州中心等,推动我校科研能力服务于国民经济主战场。
(新闻中心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