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学习贯彻

2018年04月16日
我校举办第二届全国研究生教育学学科建设理论与实践高端论坛、研究生教育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研究生教育研究》编委会工作会议
  为进一步研讨研究生教育学学科建设的理论和路径,发挥其在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深化综合改革事业中的促进作用,受首届研究生教育学高端论坛组委会委托,4月13日,我校举办“第二届全国研究生教育学学科建设理论与实践高端论坛、研究生教育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研究生教育研究》编委会工作会议”。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会长、教育部原副部长赵沁平院士,我校党委书记许武教授,学会副会长、浙江大学原党委常务副书记陈子辰教授,学会副会长、我校原副校长张淑林教授,学会评估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陕西师范大学原党委书记甘晖教授,天津市教育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白海力教授,安徽省政府学位委员会办公室王忠处长,学会常务副秘书长、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党总支书记刘惠琴教授出席会议。来自国内外百余所高校、研究机构和学术期刊的230余位代表参加会议。会议由我校研究生院、学会会刊《研究生教育研究》编辑部等单位具体筹办。 
 
 
  上午9:00,论坛会议开幕式正式开始。学会副会长张淑林教授主持开幕式。
 
 
 
  我校党委书记许武教授首先致辞,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研究生教育在民族复兴、国家富强、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事业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尤其是近几年来研究生教育服务国家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能力显著增强。但当前我国的研究生教育“大而不强”,与国家的嘱托和人民的期盼还有差距,如何提升质量将是未来研究生教育事业的核心问题。而推进研究生教育“内涵发展、质量提升”,必须依赖成熟的“研究生教育学”学科体系予以支撑。在此背景下,由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支持召开高端论坛并发起成立专业委员会,可谓“应对及时,措施有力”,此举既宣告了“研究生教育学”学科建制的初步形成,也将有力推动研究生教育由“业务导向”向“学理导向”的转变进程。此次会议恰逢我校建校60周年、中国科大研究生院建院40周年,作为校庆学术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许武希望与会代表充分运用高端论坛和专业委员会会议两个优质平台,碰撞思想,交流智慧,为“研究生教育学”的未来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科学方案,一起推动学科的发展,并期望大家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我校和我校研究生教育事业的发展。 
 
  随后,安徽省学位办王忠处长汇报了本省研究生教育概况。他认为,在全国研究生教育事业改革步入“深水区”和“攻坚区”的当下,在中国科大建校六十周年和研究生院建院四十周年之际,由中国科大承办、在安徽省举办研究生教育学高端论坛并成立专业委员会,既是提升全省研究生教育学术研究水平并促进形成“调研之风”的重要举措,也是全国研究生教育学界同仁信任安徽并以共襄盛会的形式为中国科大校庆院庆传达祝福的重要体现。 
 
 
  接着,学会会长赵沁平院士致辞,代表学会对论坛会议的召开表示祝贺。他指出,在研究生教育研究队伍和基地逐步形成、研究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空白领域和方向不断填补的当下,建设“研究生教育学”将有利于推动研究生教育研究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他强调未来的研究生教育研究应着力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一是开展研究生教育政策研究,立足研究生教育大国强国建设,为政府建言献策,服务国家决策部署;二是开展研究生教育实践研究,瞄准实务、立足实践,重点做好研究生教育教学方法和业务环节的应用研究;三是开展研究生教育基础研究,重点做好研究生教育通用规律和特定规律研究,并尝试探析解决研究生教育经济学相关问题。最后,赵沁平希望本领域《研究生教育研究》等期刊平台能够发挥“展示学术成果、发掘学界新人、培育学者专家”的作用,为“研究生教育学”学科建设和研究生教育研究事业开展提供有力支撑。 
 
 
  领导致辞后,会议为“优秀学术论文”获得者颁发了荣誉证书。为办好此次论坛,发掘更多、更好的研究生教育学学科建设研究成果,去年下半年,《研究生教育研究》编辑部向研究生教育全体同仁征集学术论文。今年1-3月,经过专家会审和论文外审,共有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大等单位的10篇论文被评为“第二届全国研究生教育学高端论坛优秀学术论文”。会上,赵沁平会长、许武书记等为优秀论文获得者颁发荣誉证书。 
 
  开幕式结束后,特邀专家高端论坛于上午10:00准时开始,天津教委副主任白海力教授主持论坛。 
 
 
  清华大学袁本涛教授认为,“研究生教育学”的“合法性”植根于研究生教育实践土壤之上,“合理性”来源于研究生教育学客观存在、需求强烈、条件初成等方面,而“理论体系建构任重道远、理论实践‘两张皮’急需解决、学科建设进程亟待加快”则是“研究生教育学”面临的三大挑战。 
 
  北京大学陈洪捷教授以“学术训练和实践性知识”为题,认为应重点从理论训练、读书训练、论文训练和动脑训练四个方面加强研究生“学术训练”,并从应用能力、实践能力、职业能力和动手能力等方面增强其“实践性知识”。 
 
  厦门大学别敦荣教授将“研究生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分为两类:一是“研究生教育的存在或事实及其发展变化的认知”,它是作为学科的研究生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二是“研究生教育存在的原理认知”,它是作为基础学问领域的研究生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天津大学闫广芬教授介绍了该校“研究生教育学”的建设背景、培养方案和培养特色,并从“借助研究平台与课题形成教研结合培养模式、借助教育学一级硕博点贯通人才培养体系”两方面畅谈了学科发展的未来展望。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永红教授就研究生教育中的“学科与跨学科”问题进行了思考。她认为,在研究生教育过程中,应始终贯彻学科与跨学科的协同化,而“跨学科”不仅仅是一种可供选择的培养模式,也是研究生教育中自然嵌入、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下午13:30,研究生教育学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218楼二楼会议室召开,学会常务副秘书长刘惠琴教授主持会议。 
 
 
  赵沁平会长在会议致辞中提出,“研究生教育学”的源头和基础源于长期的研究生教育实践,但在具体研究进程中,其理论研究和基础研究仍有待加强。下一步,需要专业委员会充分发挥作用,确立学术方向,做好学术规划,加强研究生教育队伍建设和管理,重点凝聚国内C9高校及相关单位的研究力量,发挥优势、强化特色、有所侧重、加强协同,从不同视角全方位开展研究生教育研究。 
 
  袁本涛教授介绍了研究生教育学专业委员会的成立背景与使命。2016年9月召开的首届研究生教育学科建设高端论坛提议成立研究生教育学专业委员会;期间成立筹备小组并开展了系列申请及认证工作,其中我校为专业委员会成立提供大力支持。历经两年,专业委员会终于成立。在未来3至5年之内,专业委员会将充分发挥作用,为全国研究生教育学科建设提供有力支持。 
 
  会议通过了研究生教育学专业委员会名单,其中,我校张淑林教授被选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研究生教育研究》编辑部主任裴旭被选为副秘书长;讨论并修改了《研究生教育学专业委员会管理办法》《关于副主任委员单位轮值举办年度活动的实施办法》《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研究生教育专业委员会2018年工作计划》以及《中国优秀研究生教育研究机构评选办法》。 
 
  下午14:30,研究生教育学专业委员会第一届会员代表大会在东区活动中心五楼国际会议厅进行,刘惠琴主持会议。 

   学会副会长、我校张淑林教授为大会致辞。她代表学会向“研究生教育学”专业委员会的成立表示祝贺,强调新建设的“研究生教育学”作为一门以问题和实践为导向的专门学科,所开展的各项研究不能脱离实践,需要秉承“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的基本路径并直面实战;今后学会和专业委员会将着力搭建专职研究人员和专职管理人员相互连接、交流合作的桥梁,有机整合研究力量和实践队伍,不断吸引更多的学界业界同仁参与研究生教育研究事业,服务全国研究生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和深化改革。 
 
  天津市教委副主任白海力教授提出,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已到了关键时期,亟需专业平台整合资源以解决研究生教育中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建立专业委员会非常重要,希望会员单位关心和培养“研究生教育学”青年一代,使其树立专业思想,有效服务研究生教育管理和研究事业。 
 
  会上,研究生教育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袁本涛教授汇报了《研究生教育学专业委员会建设与发展规划报告》;刘惠琴教授宣布研究生教育学专业委员会名单;研究生教育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李锋亮介绍了《研究生教育学专业委员会管理办法》;研究生教育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闫广芬汇报了《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研究生教育专业委员会2018年工作计划》;研究生教育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别敦荣教授解读了《中国优秀研究生教育研究机构评选办法》。 
 
  大会代表就研究生教育专业委员会的建设发展规划及相关制度办法进行了积极讨论。 
 
  下午16:15,《研究生教育研究》编委会工作会议在东区活动中心五楼贵宾厅召开,《研究生教育研究》副主编张淑林教授主持会议。 
 
 
  张淑林教授介绍了《研究生教育研究》期刊近年来“提升质量、内涵发展”的有效做法,强调提升发文质量、作者质量和管理质量是学术期刊持续发展的核心,提高“影响因子”是学术期刊保持竞争力的关键,希望期刊编辑委员会与会委员能够开怀畅谈,共同就期刊存在的问题不足和未来的建设发展建言献策。 
 
  随后,《研究生教育研究》编辑部从基本情况、近期工作、期刊运行、未来规划等方面汇报了期刊发展情况。 
 
  会上,编委会委员就期刊建设和学术传播情况展开了热烈讨论和交流,大家的建议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注重邀集名家大家,以其深度思考和睿智思想夯实期刊的学术地位;二是注重培育未来学者,为青年学者和博士人才提供学术阵地;三是注重增强跟踪研究,从跟踪热点选题、跟踪潜力学者、跟踪重大会议等方面做好学术引领基础工作;四是注重强化期刊特色,全力提高期刊的理论高度、思想深度、学术新度和国际广度。 
 
  与此同时,研究生教育学青年学者论坛在东活五楼国际会议厅平行举行,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王顶明副研究员主持论坛。 
 
 
  江西师范大学刘小强教授以“方法与路径:研究生教育学学科建设的方法论思考”为题,从“研究生教育学”学科“建设逻辑、理论范式、理论体系、建设力量”等方面汇报了学科建设的基本路径。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姜朝晖博士从“在国家战略层面重视研究生教育发展、培养单位要积极服务好国家战略需求、持续优化研究教育结构、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和内部管理、加强研究生教育的学科建设”等方面,汇报了新时代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战略思考。 
 
  北京大学沈文钦副教授从人员流动的视角汇报了全球化对中国博士生教育的影响,认为中国学生不同阶段的流动(本科毕业后、博士在读期间、博士毕业后)、不同形式的流动(从短期流动到出国攻读学位)都会对其跨国人力资本积累产生影响。 
 
  武汉大学王传毅副教授汇报了“科研网络对博士生学术生产力影响”,研究表明,博士生所处的科研网络规模影响知识来源多样性和可获得支持性、网络密度决定了科学共同社区的形成与知识生产分工,而博士生越处于信息流动的唯一通路越具有知识生产的优先权。 
 
  我校张学谦博士以我国42所“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为例,测度了硕士研究生入学机会的平等性,建议减少歧视性报考条件、开放设置招生要求,增设研究生推免高校数量、合理设置招生专业的推免计划。 
 
 
  本次青年论坛,与会者热情高涨,直至18:30仍有近百位参会代表聆听报告并不断提问、交流和研讨。 
 
(研究生院、《研究生教育研究》编辑部)
  • 08.16
  • 06.24
  • 07.26
  • 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