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包信和。学校供图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校长尤政。 学校供图
■两会访谈录
·创新驱动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中之重,而创新驱动需要教育、科技和人才的支撑。其中,教育要先行,高等教育是龙头
·高校尤其是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要特别重视拔尖创新人才的自主培养,通过潜心立德树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回应国家发展的迫切需求
2023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建设教育强国,龙头是高等教育。当前,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大背景下,如何理解并发挥高等教育的龙头作用,是高等教育工作者们必须思考和回答的问题。
3月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包信和,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校长尤政做客中国教育报刊社“两会访谈录”演播室,就“教育强国建设,高等教育如何强化龙头作用”建言献策。
潜心立德树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记者:建设教育强国,龙头是高等教育,显示了当前国家发展对于高等教育的迫切期待。尤校长,您如何解读国家对于高等教育发展的这种迫切期待?
尤政:近年来,中国式现代化已经成为我国发展的主旋律。创新驱动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中之重,而创新驱动需要教育、科技和人才的支撑。其中,教育要先行,高等教育是龙头。当前,高等教育一是要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特别是将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的知识融入课程,优化人才培养体系;二是要全面聚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分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基础学科人才培养,解决的是从“0”到“1”的创新问题;另一方面是技术创新人才培养,解决的是用技术造福人类的问题。这是高等教育应当承担的重要责任。
记者:包校长,在您看来,面对国家的需求,高校尤其是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如何才能更好地强化自身的龙头作用?
包信和:当前,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发展中国家,国际地位不断提高。然而,我国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的变化,需要应对潜在风险隐患和新的挑战。从追求国家进一步发展的角度来看,自主创新是根本。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高校尤其是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要特别重视拔尖创新人才的自主培养,通过潜心立德树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回应国家发展的迫切需求。
围绕国家需求,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记者:近年来,华中科技大学以创新为导向,大力加强人才培养特区的建设。尤校长,在您看来,学校的这些人才培养特区有哪些新的特征,这些特区建设背后有着怎样的特殊意义?
尤政:近年来,在华中科技大学,我们着力打造了“学在华科大”“文化素质教育”“创新创业教育”3张人才培养名片。3张名片主要呈现出两大特点:一是紧密对接国家相关产业的人才需求;二是凸显学科特色和前沿交叉性,如未来技术学院将信息科学、机械和生命科学融合于机器人技术与大健康医疗设备领域。从实质上看,这3张人才培养名片集中体现了学校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视,并紧密关联国家的发展需求。
记者: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年来构建了“两段式、三结合、长周期、个性化、国际化”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开办了19个科技英才班,今年“少年班”和“创新试点班”正式并轨招生。请包校长解析一下,这些改革举措背后的出发点是什么?
包信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与中国科学院相关研究所深化“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办学模式,围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开展了一系列改革探索和实践。这些改革举措背后实际上都有一个重要指向:把学校对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实践和国家的重大战略需求相结合。今年“少年班”和“创新试点班”正式并轨招生,旨在面向基础学科及前沿交叉学科领域,培养心怀“国之大者”的世界级顶尖科学家和一流科技领军人才。
社会上很关注“少年班”和“创新试点班”并轨招生这一改革举措。从去年开始,学校酝酿如何更好地选拔人才,践行“因材施教,教学相长,基础与创新并重”的办学理念,开展拔尖创新人才特色培养。如今两个班虽然并轨招生,但选拔标准完全不一样。“少年班”采用特殊方式选拔,致力于发现有天赋的、早慧的少年;“创新试点班”更多面向参加高中学习的优秀高二学生,通过高考的渠道来选拔,使他们得以提早一年进入大学深造。
记者:尤校长,您今年两会建议之一是围绕加快完善卓越工程师培养机制展开。能否请您谈一谈高校在加快完善卓越工程师培养机制上,应该有哪些作为?
尤政:卓越工程师群体是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工业化生产的桥梁,也是现阶段推动我国产业体系发展的战略力量。受限于人才培养机制等原因,卓越工程师群体还没有充分发挥出应有的功能。
从去年开始,华中科技大学成立了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开始了全方位、深层次的卓越工程师培养改革。在我看来,当前,国家应当进一步完善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机制,建立起政府引导投入、企业积极参与、重点高校示范的协同育人体系,夯实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发展基础。尤其要探索形成从企业需求、行业痛点出发,高校全过程参与的产教融合模式,从而发挥高校的育人优势,在解决真问题、真解决问题过程中产生真成果,培育卓越人才。
告别“单打独斗”,发挥有组织科研合力
记者:包校长,您曾提出“高校要主动出击,努力做好科研成果向企业和社会的转移转化,当好推动国家和区域创新发展的催化剂”。在您看来,当前要提高我国的科技成果转化率,还需要高校作出怎样的努力?
包信和:过去,高校的研究多基于自身能力进行,待研究完成后再考虑如何转化成果。近年来,情况有所改变,高校研究更加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寻求联结更为紧密的校企合作,一旦研究取得突破,企业可以迅速接手并将其成果转化。
尽管如此,仍有一部分研究成果虽然学术价值高,但如何转化为实际应用或为社会经济发展作出贡献尚不明晰。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国家政策指导下,深入探索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机制,创新性地提出“赋权+转让+约定收益”模式,鼓励科研人员更好地拥有和利用研究成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时效和效率。这些改革举措更方便科研人员与企业合作,共享成果转化的收益,解决了定价、权益界定等问题,使成果转化更便捷。近年来,学校通过赋权试点改革转化成果40余项,涉及超过200项专利。这些成果迅速在企业和社会中发挥作用,凸显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重要性和价值。
记者:尤校长,您曾提出高等教育要“跳出‘自己出题自己解’的圈子,从‘想干什么、能干什么’向‘该干什么、要干什么’转变”。结合华中科技大学近年来推动更高水平、更高效率的有组织科研,您认为学校该如何切实承担起自身的历史使命?
尤政:有组织科研已经成为当前高校科研活动的一个显著趋势。这个问题主要从两个方面来看:第一,当前的科技突破更多地表现为系统突破和体系突破。第二,当前科研交叉现象普遍,已不再是过去那种“单打独斗”的模式,而是需要一支庞大的集团军来协同解决。我们需要继续推进这种组织化的科研方式,整合各方资源,形成合力,推动科技进步。
在华中科技大学,我们坚守三大原则:一是院系发展要精益求精,追求卓越;二是科研平台要务实高效,真抓实干;三是学科建设要瞄准世界一流,不断做强。在这个框架下,我们特别强调大平台、大团队、大项目和大成果的重要性,并以此为主线进行战略规划。为了充分发挥大平台的战略作用,推动有组织科研活动,我们制定了三大计划:一是基础研究计划,通过世界领先的科研装置,面向未来科技的原始创新,在全校范围内精选了40个项目进行重点支持;二是交叉研究计划,部署了40个交叉学科项目,旨在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深度融合与协同创新,如人工智能与医学、计算机与制造技术等领域的结合;三是攻关计划,重点针对国家重大需求,如集成电路、光刻机、核心工业软件等领域进行集中攻关。
有组织科研的最大特点,在于全校上下团结协作、共同努力。我们希望通过这些计划和举措,使这些大平台、大项目成为原始创新的源泉、核心技术的攻坚力量以及成果转化的引领者。我们希望能走出象牙塔,将科研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为国家的发展作出实质性的贡献。
本报记者 张滢 徐倩
2024-03-09
文章来源: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24-03/09/content_636161.htm?di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