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关注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媒体关注 -> 正文

【中国财经报】新质生产力如何上“新”

发布日期:2024-04-18 浏览量: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从量子技术、生命科学,到人工智能、大数据,新技术不断涌现,新质生产力快速发展。如何理解新质生产力?如何加快培育和形成新质生产力?本报特邀专家学者进行深入讨论。

主持人:

张思楠 本报记者

嘉宾:

周绍东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余东华 山东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黄河国家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

刘志迎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管理学院教授

韩文龙 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教授


新质生产力是符合新发展 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

记者:自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新质生产力这一概念以来,社会各方面反响热烈。对此,我们应该如何理解新质生产力?

周绍东:生产力是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相结合而形成的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马克思指出,劳动生产力是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从这个意义上讲,生产力是动态演进的。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科技革命为生产力跃迁提供了条件。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提出“新质生产力”这一全新的概念。

新质生产力是生产力发展和科技进步的产物,是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革命性提升。应当从以下四个方面准确理解新质生产力。首先,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其次,新质生产力的动力来源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催生。再次,新质生产力的基本内涵是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更高素质的劳动者是新质生产力的第一要素;更高技术含量的劳动资料是新质生产力的动力源泉;更广范围的劳动对象是新质生产力的物质基础。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三者的优化组合,将带来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形成驱动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最后,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标志是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

韩文龙:新质生产力是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从具体内涵上看,新质生产力可以从“新”“质”“先进性”三个方面来理解。新质生产力的“新”具体表现为要素构成新和具体表现新。所谓“要素构成新”,即掌握新科技的新型劳动者,智能设备等新劳动资料,深海深空深地、新材料、新能源、数字空间等劳动对象以及新科技、新管理模式和数据新要素等渗透性要素。所谓“具体表现新”,即新质生产力是依托于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和新领域的先进生产力。新质生产力的“质”表现为新本质、高质量、高品质和质优势。新质生产力的“先进性”体现为要素构成的先进性、推动力量的先进性、社会分工协作体系的先进性等。

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对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和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从学理上可以将新质生产力理解为在新发展阶段,新型劳动者利用新型劳动资料等作用于新型劳动对象,依托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构造新的社会分工和协作体系,创造社会新财富的能力。

余东华:新质生产力是以新科技、新产业、新要素为主要驱动力的新型生产力,是摆脱了传统增长路径、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先进生产力,是数字时代更具融合性、更体现新内涵、更具创新性的前沿生产力。在新时代,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义是以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其关键构成是新的科学技术、新的生产方式、新的产业形态和新的要素供给。

从技术视角看,具有前瞻性、引领性、颠覆性的科学技术的研发、扩散和应用,都是新质生产力的来源。现阶段,技术形态的新质生产力包括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技术和类脑智能、量子信息、基因工程、未来网络、深海开发、空天探索等领域的前瞻性未来技术。从产业视角看,一切利用新技术提升生产力水平的细分产业领域都属于新质生产力的范畴,既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生物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也包括人工智能、量子信息、工业互联网、卫星互联网、机器人等未来产业。传统产业的数字化改造、服务化转型和高端化升级也能形成新质生产力。从要素视角看,新质生产力指的是能够代表新兴技术、创造新的价值、形成新兴产业的生产要素或生产要素的总和,其中最为关键的要素是数据和人才。

刘志迎:每次技术革命都会引发生产力发生一次质的飞跃,形成新质生产力,这符合事物发展从量变到质变的一般规律,也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规律。第一次和第二次产业革命解决的是人类“体力”延伸问题,在当时形成了以大批量、规模化生产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第三次产业革命解决了人类的“脑力”延伸问题,形成了那个时代以计算机和信息化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当今,我们面临的这次产业革命将解决人类的“智力”和“寿命”延伸问题,将形成以人工智能和基因技术等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是生产力的又一次质的飞跃。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即科技在生产力劳动者、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三要素中发挥乘数效应。科技作用于劳动者要素,使其成为“高科技”劳动者;科技作用于劳动工具要素,形成“智能化”劳动工具;科技作用于劳动对象,使其范围更广阔。创新在新质生产力形成中起主导作用,这是一个将从来没有过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形成新的生产力的过程。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创新不能简单理解为科学技术的创新,而应理解为科技研发成果商业化的过程。

新质生产力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和驱动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

记者: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对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有何重大意义?

余东华:新质生产力是新的增长引擎,是推进新型工业化、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和驱动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为了顺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通过持续的创新驱动发展,形成更多科技含量高的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为全社会生产力稳定发展不断注入强大的新动能,塑造我国经济新的核心竞争力。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尤其是在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等新兴领域尽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强自立,推动我国从经济大国迈向经济强国,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刘志迎: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70多年特别是近40多年的追赶发展,我国有能力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大机遇,加快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和科研成果产业化转化,形成能够代表新质生产力的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抓住此轮技术革命的机遇,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实现一次生产力质的飞跃,就能够进一步升级产业结构,提升以全要素生产率为标志的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水平,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从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

此轮技术革命表现为新技术涌现的群组性、新技术应用的颠覆性、新技术影响的全面性、新技术扩散的快速性、新技术源头的多元性和去中心化等特征。技术革命性突破推进生产要素创新重组,进而强力推动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对传统产业的颠覆性改造是革命性的,也能够推进新兴产业持续涌现。量子技术、基因技术、数字技术、新材料技术等多个群组技术的持续涌现,将催生一批未来产业。这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产业保障,是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产业支撑。

周绍东: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是全部社会生活的物质前提,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当前,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已成为最大政治,高质量发展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旋律。与传统生产力质态不同,新质生产力要求告别传统技术体系、摆脱传统增长路径,将创新作为重要的动力来源,由此也构成了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从一定意义上讲,发展新质生产力是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基本着力点,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产力只能是新质生产力。

高质量发展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遵循,新质生产力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同样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全面审视新质生产力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关系,能够发现二者存在深刻的内在一致性——二者均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任务;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指向;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旨归;以绿色发展为共同要求。因此,新质生产力同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高度适配性,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动能。

韩文龙: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主动适应和引领第四次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高质量建设现代化强国,在大国竞争中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性发展路径。

一方面,新质生产力为中国式现代化奠定了生产力基础。新质生产力的兴起,不仅是现代先进技术革命的产物,也是适应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必然选择。新质生产力的提出既是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的必然要求,更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以及核心所在。

另一方面,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实践抓手。发展新质生产力赋予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动能。一是通过牵引效应赋能。科学技术领域的重大突破总会带来产业变革,进而深刻改变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二是通过结构效应赋能。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必然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链条式与集群式发展,使其成为劳动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最高的行业及部门,进而通过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三是通过乘数效应赋能。新质生产力聚焦的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和新领域,有利于通过乘数效应带动经济总量的持续增加和发展质量的持续跃升。四是通过增长效应赋能。发展新质生产力能够促进科技创新、升级产业结构、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进而不断释放经济增长潜力。

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坚持从实际出发

记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同时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忽视、放弃传统产业,要防止一哄而上、泡沫化,也不要搞一种模式。立足各地产业实践,应当如何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余东华: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就是要发挥比较优势、突出地方特色、结合自身禀赋条件,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比如,山东省要充分发挥制造业大省、数字经济大省、海洋产业大省和农业大省等比较优势,因地制宜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一是推动产业绿色化转型,加快形成绿色新质生产力。抓住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契机,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规划建设齐鲁科学城和黄河流域科创大走廊,打造全国区域创新中心,以颠覆性技术创新形成新质生产力。同时,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转型升级,提升新质生产力的含“绿”量。二是推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加快形成数字新质生产力。发挥数字经济规模优势,依托工业互联网推进数实融合发展,催生智能化制造、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服务化延伸、数字化管理等新模式新业态,形成新质生产力。三是高质量发展海洋科技和海洋产业,加快形成蓝色新质生产力。深入开展全球海洋变化、深海科学、极地科学、天然气水合物成藏等基础科学研究,在“透明海洋”“蓝色生命”“海底资源”等领域牵头实施国家重大科技工程,加强海洋通信导航技术、海洋电子元器件、海洋新材料等方面的技术研发,抢占全球海洋科技制高点。四是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加快形成农业新质生产力。以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为契机,以农业科技创新为引领,采用生物育种、生物信息、生物合成等先进技术推动传统农业实现质态“跃迁”,驱动农村劳动者和生产资料发生“质”的变革。五是超前谋划未来产业发展,加快形成前沿新质生产力。山东省科教资源优势突出、产业基础雄厚,未来一段时间可以在智能制造、类脑智能、量子信息、生命科学、未来网络、深海空天开发、氢能与储能等前沿科技和产业变革领域,组织实施未来产业孵化与加速计划,加速形成若干未来产业。

韩文龙:“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方法论。以四川省为例,结合当地的产业实践,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方面,必须牵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这就要求紧抓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域等机遇,充分发挥中国科技城(绵阳)、成渝综合性科学中心(兴隆湖)和西部科学城(成都)的科技创新带动作用,打造西部地区创新高地。

另一方面,要把握好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路径。要聚焦生物技术、卫星网络、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等产业,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聚焦前沿生物、先进能源、未来交通、数字智能、泛在网络、新型材料等产业培育未来产业。与此同时,做好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在成都平原经济区、川南经济区、川东北经济区、川西北生态示范区、攀西经济区等的优化布局工作。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是创新

记者:围绕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下一步政策发力重点有哪些?

刘志迎:政策需要作用于具体且明确的政策受惠对象,这样才能够有效实施。因此,必须深刻认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作用主体,才能够使政策具有针对性。科学家的职责是科学发现,致力于揭示自然规律,为技术开发奠定科学认知基础,因此科学家是新质生产力根基的培植者;工程师基于科学发现的自然规律开展技术发明,因此工程师是新质生产力技术要素的创造者;企业家或创业者将土地、资本、劳动、技术和数据等生产要素组合起来形成新的生产能力,因此企业家是新质生产力的具体组织者和实施者。政府是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生产关系调整者。

下一步政策发力重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加大基础科学研究投入,夯实新质生产力根基。二是全面提升工程师群体的社会地位,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快开展技术创新。三是珍爱和尊重企业家和技术型创业者,引导企业家实现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四是引导企业家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解决关键核心技术突破问题,推进既有产业升级。五是引导企业家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大力支持拥有技术且有企业家才能的科技人员实现技术研发成果商业化,进而形成新兴产业。六是加大对前沿技术研发成果的创业孵化支持,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都是幼稚产业,需要有关政策加以重点扶持。

余东华:培育和形成新质生产力,关键在创新,载体在产业,潜力在要素。其中,创新包括科技创新、制度创新、组织创新和管理创新等;产业主要是指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要素既包括资本、劳动、企业家才能等传统要素,也包括科技、知识、数据等新型要素。

首先,要坚定不移推进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始性和颠覆性科技创新,妥善解决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其次,要加快推进前沿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深入实施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一批新的增长引擎。再次,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提升主要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与稳定水平,构建具有安全性、系统性和先进性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最后,要加快形成适应新质生产力要求的新型生产关系。要深化改革开放,实现制度创新,通过释放改革红利推动新兴产业发展。

韩文龙: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多措并举。一是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涵养新质生产力人才“蓄水池”。一方面不断优化和调整我国的人才培养体系,着力培养服务于新兴产业和未来科技的高素质跨学科人才。另一方面要动态调整人才评价标准,完善人才引进机制,迅速填补国内在关键领域的人才空缺。二是完善新型举国体制,加快形成关键核心技术的协同攻关体系。依托新型举国体制建立“产学研”一体的创新协同机制。三是建立健全现代化产业体系,前瞻性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一方面,利用新技术不断推动传统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另一方面,需要构建起良好的产业生态环境,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良性循环发展。四是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激发人才、资本、数据等创新要素活力。

中国财经报  2024-04-16  编辑:敖阳利

文章来源:http://114.118.9.73/epaper/index.html?guid=1780044604272279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