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媒体报道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报道 -> 正文

【人民政协报】重心上移 自主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应更重视博士生教育

作者: 来源: 阅读次数: 日期:2024-08-27

沈文钦 2024年08月27日

改革开放以来,加快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一直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中心问题之一。1979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就提出,要向国外高校学习,加快创造型科学家和工程师的培养。20世纪80年代,我国大中小学开展了各种各样的教育实验,着力培养拔尖人才,其中的中科大少年班、中小学超常儿童实验班等甚有影响并沿袭至今。

20世纪90年代,我国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进一步提高了对人才培养的重视程度。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这是我国首次在国家文件中使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这一术语。

2005年,钱学森在谈话中提出“中国还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直言这是“中国当前的一个很大问题”。这一引发全社会热议的问题,被称为“钱学森之问”。2009年,教育部启动了“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其目标为“在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和科研院所的优势基础学科建设一批国家青年英才培养基地”。在政策支持下,我国一些高校纷纷开展了相关培养项目,如在2009年,北京大学数学学院开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清华大学成立钱学森力学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成立华罗庚数学科技英才班等。2010年,经教育部批准,人大附中与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合作,成立了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基地。

2009年至今,中国多所顶尖大学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项目取得了瞩目成就,从中涌现出一批杰出青年英才。这些杰出青年英才有部分继续在国内接受博士生教育,也有不少在拔尖项目中接受本科阶段的高强度、精英化训练之后到海外攻读博士学位,笔者将其称为“国内本科+国外博士”的两段式培养模式。据统计,在一些项目中,60%以上的学生都赴海外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

从上述回顾可发现,我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政策实践有两大特点:一是相关政策的讨论和实践主要集中在中小学和大学本科阶段;二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一方面基于国内高教系统,另一方面也充分利用国外优质高教资源。笔者认为,之前的模式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当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需要,亟须实现两大转型。

第一,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重心要适度上移,更加关注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生阶段。过去十多年来,我国有关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政策设计仍然聚焦于中学和本科阶段。而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日趋复杂和精细化,要在任何一个领域成为专家并作出突破性贡献,一般要在该领域持续深耕十年以上,这就使得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不太可能在博士阶段之前完成。有研究对1901-2009年间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536名科学家进行了统计分析,94.4%的获奖者拥有博士学位,3%拥有硕士学位,只有2.6%为本科或以下学历。可见,接受博士阶段的教育与训练已经成为重大科研创新的前提条件。

第二,要更加重视拔尖创新人才的自主培养。过去,留学是我国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未来也仍将是不可或缺的方式之一。在几年前,我国头部大学有相当比例的本科毕业生出国深造,部分学校理工科本科毕业生接近一半出国攻读更高学位。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培养高层次的拔尖创新人才必须更加立足国内。一方面,理工科学生的国际流动,被纳入日益白热化的国际科技竞争考量之中,出国读研难度加大。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科研水平迅速提升与培养条件的改善,越来越多优秀本科毕业生也愿意选择留在国内攻读研究生学位。

顺利实现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两大转型,需进一步加大博士生教育的改革力度。2017年一项对全国博士生的调查数据显示,博士生认为该教育阶段改革最重要的三个方面依次是:提高导师对博士生的指导质量(33%)、提高博士生待遇(29.4%)和增加国际学术交流的机会(12.2%)。

诚如调查结果所示,笔者也认为,在博士生阶段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当中,导师指导最为关键。李政道先生指出,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特别需要依靠杰出的导师,以及研究生和导师之间的密切互动:“光有新的科学仪器和工具,光有完整的信息,并不等于理解。理解有它的过程。这个过程是怎样培养的?培养创新的科学人才,一定需要很好的导师,需要很密切的老师跟学生共同进行研究的过程。”因此,博士生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重心要放在引进、培育高水平导师队伍,进一步改善导师指导方式等方面。笔者团队研究发现,多学科联合指导制能显著提高理工科博士生创新能力,未来可进一步探索推广这一制度。

对于调查所反映的博士生待遇问题,笔者认为,在普惠性提升博士生待遇的同时,也要突出差别化原则,对于特别优秀的博士生以及有特殊需要的博士生(如已婚育的博士生群体),尤其要加大支持力度。在博士招生环节,要将部分特别优秀的博士生遴选出来,并提供3至5年的丰厚奖学金,使他们在读期间不必频繁参与各类奖助学金的竞争,帮助他们心无旁骛地从事探索性、创新性工作。

需要强调的是,增加博士生教育阶段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自主性,并不是要封闭办学和拒绝国际化。正如调查所反映的,增加国际学术交流机会仍然是博士生群体的一大诉求。很多研究也表明,在读期间的国际交流能显著提高博士生的科研能力,并帮助他们建立国际科研合作网络。因此,在博士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仍然要坚定不移地贯彻国际化方针,鼓励并支持他们到世界各国进行学术交流与联合培养。

(作者系北京大学教育学院长聘副教授)

原文链接:http://dzb.rmzxb.com.cn/rmzxbPaper/pc/con/202408/27/content_66847.html